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众人闻言,纷纷找了位置坐下,秩序倒也井然,并无嘈杂之声。
不一会儿,众人就听又一个内官高喊道:“徐阁老、谢阁老,薛尚书到!”
众人闻言,纷纷起立,只见三位老者依次走入堂中,分次在堂厅正前方的三张桌案前坐下。堂下士子执弟子礼,齐声说道:“见过徐阁老,谢阁老,薛尚书。”
坐于右侧的身着华服,慈眉善目的老者,微微笑着说道:“尔等皆是我大周栋梁之才,兴盛之望,不必多礼,都坐吧。”
众人又是齐声一谢,然后纷纷入座。
那个老者接着又笑呵呵地开口说道:“想必在座的很多人不认识我们这些老家伙,老夫姓薛。坐于中间的这位是徐阁老,左边的是谢阁老。”
此时,坐于左侧的谢迁也是笑呵呵地说道:“看见你们这些年轻人,就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啊,那么年轻,那么有活力,转眼间已经这么多年了。”
薛士礼抚了抚胡须,也是面带微笑地点了点。
谢迁继续说道:“今日老夫等人受长公主之邀来此,主要是想看看我大周的年轻人,见一见我大周的未来。想和大家聊一聊,畅谈一番,圣上也是有命,今日大家可以畅所欲言,赦免一切不敬之罪。”
薛士礼也点了点头,接着说道:“我们都老了,这大周的未来需要依靠你们,所以今天我们想和大周的未来谈一谈。”
谢迁说道:“今日老夫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,尔等为何读书?”
谢迁的问题一出,众人一时有些面面相觑,这个似乎很简单,他们读书这么多年,春秋不断,冬夏相继,心中总是有追求的,为财?为名?为权力?而这个坚持就是他们读书的理由。
但是谢阁老既然问出这个问题,那就肯定不能简简单单地回答。
众人一时间都陷入思考,思考谢阁老需要什么样的答案。
见没有人回答,谢迁又说道:“横渠先生曾说读书是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你们读书又是为了什么?”
一士子站起来,回答说道:“横渠先生乃我辈典范,这四句彰显了我儒家弟子胸襟开阔坦荡,亦是我辈之追求。我辈读书自当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
此士子说毕,众人齐声喝道;“我辈读书自当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。”
谢迁听后,笑呵呵地点了点头,说道:“诸位不愧我大周之栋梁,诸位有横渠先生之志,乃是我大周之福啊。”
薛士礼听闻亦是笑呵呵地点头,说道:“老夫亦是深有同感啊。那老夫来问这二问,刚刚诸位说秉承横渠先生遗志,为万世开太平。那老夫要问,这要如何太平万世?”
贾珠越听越奇怪,怎能感觉这三个老狐狸在给他们挖坑啊,本来事无因必有妖,三个朝廷重臣参加文会就古怪至极,今日接二连三问的问题也是感觉不对劲。不过贾珠目前还没发现坑在哪,但是能感觉出来有坑。
如何太平万世,这个问题让人怎么回答?中国历朝历代那么多政治精英都无法解决的问题,拿来问这些还没入朝为官的学生,岂不是脑残?
确实,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这些士子当中也许有人知道一些答案,但是也没有把握能回答好,一时间又安静了下来。
谢迁见之,又是微微笑着说道:“尚书大人这个问题,着实不好回答啊。那不如换个思路,所谓以史为镜,可以知兴替。我们今日来论一论,以往各个朝代都是如何灭亡的?”
这么一问,在座的很多士子就开始蠢蠢欲动了,毕竟对于各个王朝的评价,很多答案都是现成的。
有一个士子,抢先站起来说道:“观古往今来,各王朝兴替荣衰,无外乎“亲贤臣,远小人”与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这六字。亲贤臣,远小人,君明臣贤,则政通人和,天下俱兴;相反,亲小人,远贤臣,则朝纲废弛,民不聊生。久之,则民心不向,王朝自然无以为继,覆灭不远矣。”
众人闻之,皆以为然,毕竟这是很多史书当中的标准答案,连卧龙诸葛孔明都是这么说的,那自然错不了。
谢迁也是认同地点了点头,然后环顾众人道:“诸位还有没有其他的回答了?”
又是一阵沉默,毕竟刚刚那个回答很贴近史书当中的正统观点了,大多数人也都是如此认为的,非要回答的话,无非就是换种说法,道理还是那个道理,那样有卖弄之嫌,反而不美。
又见无人回答,谢迁开口说道:“刚刚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贾家小子可在?”
众人闻言纷纷看向贾珠,贾珠亦是一愣,这是冒风头冒得太过了?
贾珠站了起来,拱手说道:“诸位大人在上,学生贾珠拜见诸位大人。”
“久闻荣国府出了一个百年不遇的大才,今日一见,果然容姿非凡啊。那你来说说刚刚那个问题。”
贾珠暗想,既然被点名,那不如就再惊世骇俗一点。
“学生以为,王朝更替,其根在于历朝历代皆为人治而非法治。”
坐在三人中央,一直低头不语的徐从阳抬起了头来,面色苍老,但是一双眼睛却清澈明亮,如一柄出鞘的利剑,盯着贾珠,开口问道:“何为人治,何为法治?”
“回徐阁老,以法治国,万事以法为先,以法为本,有法必依,违法必究,不以任何人的意志所改变,而人治则不然。”
“那又如何?”
“以人治国,若君明臣贤,则国兴。但是人都是自私的,绝大多数人都是以自己利益为先为上,因此很多时候政策决策的制定实施会受到利益集团的牵绊,失去应有的作用,甚至危害社稷。如果是依法治国,做到有法可依,有法必依,违法必究,执法必严,虽说不能完全杜绝以权谋私之事,但是会好很多。此外,很多政策的效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,十年,二十年,五十年,甚至更长,历经数代,需要每代执政者都有长远的眼光,但是一个朝廷很难保证每一个执政者都有如此长远的目光。但这些政策若能以基本国策写入国家法律之中,任何人不得动摇更改,那么就可以保证这些政策不会因为更换了执政者而中断。这就是以法治国的好处。”
徐从阳目光灼灼得看着贾珠,说道:“你认为以法治国,就可以保证万世太平?”
贾珠顿了顿,摇头说道:“不行,要万世太平会涉及到很多问题,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,以法治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。”
谢迁接言说道:“那你认为最为主要的因素是什么?”
“财富,这财富不仅仅是金银货币,而是指广泛存在的一切可以用于生存生活的物质资料和活动。一个国家如果想要长治久安,必须要不断地创造财富,积累财富,因为财富基础决定一切上层建筑。”
徐从阳望着贾珠,缓缓开口说道:“贾珠,你很好。”,然后突然笑了起来,笑得有些玩味,有些残忍,有些让人捉摸不透。
这是徐从阳第一次和贾珠见面,第一次和贾珠说话。后世有史学家将两人的这次见面定义为某个传奇历史事件的初始,代表着帝国最伟大的两位政治家的第一次碰撞。
此时的徐从阳不知道,多年以后他会死在贾珠手下;他也不知道多年以后徐家满门会被抄家灭族,徐家人的血会染红了朱雀长街;也不知道他死的那天,天下百姓闻之悲戚哀伤,京城千万百姓自发前来生祭,高呼:“徐公不死,万世长存。”;他更不会知道,他临死前对贾珠说道:“这天下棋盘,我落了三子,你是我最后一子,你要为我赢下这盘棋。”将他的毕生意愿,托付于贾珠。
~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