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朱元璋到现代 > 第168章 湖广局势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一位幕僚凑上前,谄媚道:“大人,咱们不能坐以待毙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土地国有化的风声一传出,咱们的财路眼看着就要被截断了。”

    “要不,咱们暗中散布消息,就说土地收归国有后,粮食必然大幅涨价。”

    “再联系河南的那些豪绅们,让他们在市面上故意哄抬粮价,如此一来,必定能造成百姓的恐慌。”

    开济眼睛一亮,身子不自觉前倾,脸上露出一丝阴鸷的笑意。

    “此计甚妙,既巧妙又隐蔽,不易被人察觉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河南这些年天灾不断,百姓对粮食本就心怀担忧,咱们借此时机散布消息,可谓是事半功倍。””

    “不过,光靠散布消息和哄抬粮价,还远远不够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得做得更加周全些,确保万无一失,绝不能给秦王留下任何转圜的余地。”

    说着,他微微眯起眼睛,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,脑海中飞速地盘算着每一个细节。

    “不止要联络河南的豪绅,相邻的湖广豪绅也得一并联络上。”

    “切记,千万不得说出老夫的身份。”

    “告诉他们,在哄抬粮价的同时,务必制造出粮食短缺的假象。”

    “让他们暗中囤积一部分粮食,大大减少市面上的流通量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百姓们看到粮价飞涨,又买不到足够的粮食,恐慌情绪必然会迅速蔓延开来。”

    “等恐慌情绪彻底蔓延开来,百姓们必定会对改革心生强烈的不满。”

    “到那个时候,朝廷为了安抚民心,稳住局势,说不定就会被迫暂停改革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还得想办法让那些去河南考察的官员,看到的都是混乱不堪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“让他们如实禀报,给秦王施加足够大的压力。”

    另一位幕僚思索片刻,上前一步,进言道,“大人,要不咱们买通一些人,在考察官员面前故意闹事,声泪俱下地控诉改革的弊端。”

    “得让那些官员深信,这改革在民间不得人心,根本就行不通。”

    开济连连点头,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。

    “不错,不错,陛下向来爱民如子,最看重民心所向。”

    “就这么办,只要能让朝廷觉得改革引发民怨,咱们的目的就达到了。”

    他收起笑容,神色一凛,目光扫过在场的幕僚。

    “你们几个即刻去办,记住,此事务必谨慎行事,绝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到是咱们在背后操控这一切。”

    “稍有不慎,咱们都得吃不了兜着走。”

    幕僚们纷纷点头称是,眼神中透露出对开济的绝对服从,旋即鱼贯而出,各自奔赴秘密任务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经过这些时日的发酵,在靠近河南地界的区域。

    无论是市井百姓,还是满腹经纶的学子,亦或是富甲一方的豪绅们,都听闻了河南推行土地国有化这一重磅消息。

    一时间,街头巷尾人们交头接耳,议论纷纷,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不胫而走,在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。

    在与河南接壤的湖广行省某县城,一群百姓围聚在茶馆里,神色焦虑,气氛压抑。

    一位白发老者,满脸忧虑地说道,“这土地国有化,听着咋这么不靠谱呢?”

    “咱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土地,怎么一下子就成国家的了?”

    “往后的日子,可该怎么过哟!”

    旁边一位年轻后生接话道,“我听说河南那边都快闹翻天了,百姓们压根儿就不愿意。”

    这时,角落里一个身形鬼祟的人,微微勾了勾嘴角,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笑容。

    此人正是开济派来湖广的幕僚,身负联络豪绅哄抬粮价、制造河南缺粮假象的任务,同时还要在湖广散布谣言,给河南的土地国有化改革加一把火。

    他见众人议论纷纷,觉得时机已到,便添油加醋地说道,“可不是嘛,听说秦王强制推行这政策,百姓稍有反抗就被抓了不少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河南那边人心惶惶,粮食价格都翻了好几番,好多人都快吃不上饭了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茶馆里顿时炸开了锅,众人纷纷表示担忧,对土地国有化的恐惧愈发浓烈。

    在一处豪绅府邸,庭院深深,几位当地有头有脸的豪绅正聚在宽敞的厅堂里议事。

    家主周鼎铭面色阴沉,手中的折扇重重地敲在桌子上,打破了原本凝重的气氛。

    “这土地国有化,分明是动了咱们的根基!”

    周鼎铭咬牙切齿地说道,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,“河南那边已经开始了,谁能保证咱们这儿不会有样学样?”

    吴睿韬连忙附和道:“是啊,我听闻京城有不少大官都极力反对这事儿,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,得想想办法。”

    正说着,一名下人匆匆走进厅堂,神色恭敬地禀报。

    “老爷,有个自称从京城来的人求见。”

    众人先是一愣,而后相互对视一眼,眼中均闪过一丝狐疑,可又隐隐觉得这或许是个转机,于是赶忙吩咐下人将人带进来。

    来人一进屋,便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。

    随后,他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封信,双手捧着,递到周鼎铭面前,压低声音说道,“周老爷,这是我家大人的来信。”

    “至于我家大人的身份,还是暂不告知您为好。您先看信,看完便知其中缘由。”

    周鼎铭眉头微微皱起,眼中闪过一丝警惕,他盯着来人看了片刻,才缓缓伸出手,接过信。

    接着,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,展开信纸,只见上面字迹工整,可内容却让他的脸色愈发阴沉。

    信中详细阐述了河南土地国有化对豪绅利益的冲击,言辞恳切地指出,若不及时阻止,这场土地国有迟早会波及湖广,让他们这些豪绅积累多年的财富和尊贵地位岌岌可危。

    信末,还隐晦地提及了一个周密的计划,让周鼎铭联合周边豪绅,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源哄抬粮价,制造粮食短缺的假象。

    同时在民间散布谣言,将河南描绘成一片混乱不堪、民不聊生之地,以此来抵制土地国有化的推行。

    周鼎铭看完信,沉默了好一会儿,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索。

    随后,他将信递给旁边的吴睿韬。

    众人依次传阅,随着信纸在手中传递,屋内的气氛愈发凝重,陷入一片死寂。

    许久,周鼎铭打破沉默,“吴兄,这信中所言,倒也在理。”

    “若真让土地国有化在湖广落地,咱们怕是要遭受惨重损失,几代人积攒下来的家业,说不定就此毁于一旦。”

    另一位豪绅陈德昭面露犹豫之色。

    “可这事儿风险实在不小啊,万一被朝廷发现,咱们可吃罪不起,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。”

    周鼎铭冷哼一声,脸上露出一丝不屑,他将手中的折扇狠狠一合。

    “怕什么!如今京城都有大官站出来反对,这说明咱们并非孤立无援。”

    “再者,只要咱们行事足够隐秘,朝廷一时半会儿也查不到咱们头上。”

    “机不可失,咱们得抓住这个机会,保住咱们的家业!”

    众人你一言我一语,激烈地讨论着,权衡着利弊。

    最终,在周鼎铭的极力劝说下,众人达成了共识,决定按照信中的计划行事。

    周鼎铭转头,目光紧紧盯着送信人,郑重其事地说道,“你回去告诉那位大人,就说我们定会按照他的吩咐照办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此事若能成功,还望他日后在朝堂之上,多多提拔提拔我等家族的子弟,也好让我等有个依靠。”

    送信人微微颔首,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,仿佛对周鼎铭的请求早有预料。

    他从容不迫地点头应下,而后恭敬地告辞离去。

    待送信人一走,周鼎铭等人立刻围坐在一起,商议起具体行动方案。

    他们深知此事关乎重大,必须谨慎行事,稍有差错,便可能万劫不复。

    周鼎铭率先开口,“咱们得先联络周边几个县的豪绅,共同组建一个秘密联盟。”

    “只有团结起来,咱们才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来实施计划。”

    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。

    “然后,咱们共同出资,尽可能多地收购市面上的粮食,囤积起来。”

    “一定要造成市面上粮食极度短缺的假象,让粮价一路飙升。”

    周鼎铭眼中闪过一丝阴鸷,继续说道。

    接着,他们又安排人手,各自负责不同区域。

    这些人将在各个城镇的茶馆、集市等人流密集之地,散布关于河南土地国有化的各种负面谣言。

    他们要让百姓们相信,土地国有化是一场可怕的灾难,会让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,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,以此煽动百姓对改革的恐惧和抵触情绪。

    而在学府之中,这场关于土地国有化的风波也同样掀起了不小的波澜。

    一群年轻学子围坐在学堂的院子里,你一言我一语,讨论得热火朝天。

    一位身形瘦弱的学子,激动得涨红了脸,大声疾呼道,“陛下身侧必定有奸佞小人作祟!”

    “想当初科举改革之时,我们满心期盼着衍圣公与诸位儒士能够挺身而出,阻止这场闹剧,结果却还是推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又弄出个土地国有化,这简直是公然破坏祖宗成法,搅乱天下秩序啊!”

    另一位学子立刻附和,“没错!这改革一个接一个,全然不顾祖宗立下的规矩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下去,长此以往,国家将何以为国?”

    “我还听闻,”一位身着青衫的学子,神色凝重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河南那边,一夜之间土地就归了国有。”

    “百姓们祖祖辈辈靠土地为生,往后耕种,收获的粮食大半要上缴,都不知是在为谁辛苦劳作了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日子怕是要越过越艰难,这可如何是好!”

    “是啊,这土地说变就变,变得如此突然,百姓的生计可怎么保障?”又有学子满脸愁容地感叹。

    这时,一位平日里内敛的学子猛地站起身来,坚定地说道,“我虽一介书生,手无缚鸡之力,可也不能对这乱象坐视不管。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