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朱元璋到现代 > 第167章 谋划阻挠朱樉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宋濂话音刚落,只见徐达大步出列,他的声音如洪钟般,在朝堂上清晰地响彻开来。

    “陛下,宋学士所言极是。”

    “臣虽身为武将,平日里惯于征战沙场,并不擅长朝堂之上的论道。”

    “然而,土地之事,关乎国之根本,臣心中却再清楚不过。”

    “河南百姓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饱受苦难。”

    “若能借此次改革,让他们重获生机,过上安稳富足的日子,这对于国家,对于百姓而言,无疑都是一件幸事。”

    “秦王殿下向来胸怀雄心壮志,此次率先在河南推行土地国有化改革,必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,绝非一时的冲动之举。”

    “望陛下明察,莫要因一时之疑虑,错失革新良机。”

    徐达这番话落下,朝堂之上,顿时陷入一片寂静。

    那些弹劾朱?镜墓僭泵牵?憧纯次遥?铱纯茨悖?婷嫦嚓铮?匀幻幌氲剿五ビ胄齑锞够嵴境隼次?赝跛祷啊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,那如鹰隼般锐利的目光,在群臣之间来回扫视。

    紧接着,他不着痕迹地朝朱标挑了挑眉毛。

    朱标见此情景,上前一步,恭敬说道,“父皇,儿臣以为,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。”

    他目光沉稳地环顾朝堂一周,继续说道,“秦王推行土地国有化,未曾先行奏明圣上,从朝堂规矩而言,确有不妥之处。”

    “然而,据儿臣所知,秦王殿下一贯心系百姓,其此举初衷或许是为了改善河南当地民生,让百姓免受土地兼并之苦。”

    “如今之计,儿臣以为不如先派得力官员前往河南,深入实地,详细考察改革推行的实际情况,待掌握详实信息后,再做定夺。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既能彰显父皇处事公正,不偏听偏信,也能确保改革举措得以妥善施行,真正惠及百姓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,道,“标儿所言有理。”

    “你主掌中书省这些时日,行事稳重,颇有章法,咱甚是满意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那就由你来安排官员前往河南考察一事吧。”

    说罢,朱元璋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,冷冷地扫视着朝堂众人,神色威严,沉声道。

    “改革之事,关乎我大明的兴衰,朕向来鼓励革新之举,期望能借此让我大明江山永固,百姓安居乐业。”

    “但朕绝不允许任何人借着改革的名义,肆意妄为,扰乱朝纲。”

    “若有官员胆敢借此机会,徇私舞弊,中饱私囊,破坏改革大计,朕定不轻饶,必将严惩不贷!”

    朝堂之上,官员们纷纷惶恐跪地,齐声领命,声音在大殿内回荡,充满了敬畏之意。

    那些弹劾朱?镜墓僭保?闹兴浒底灾渎钪煸?按司俜置魇瞧?惶?佑肭赝酢

    可在这威严的朝堂之上,面对朱元璋的强势表态,他们也只能强压心中的不满,满脸不甘地跪地领命。

    待朝会散去,朱元璋和朱标一同朝着乾清宫走去。

    一路上,父子二人皆未言语,气氛略显凝重。

    朱元璋拿起桌上的茶盏,轻抿一口,随后看向朱标,问道,“标儿,今日朝堂之上这般热闹,你都看出来些什么?”

    朱标微微皱眉,脑海中迅速回想朝堂上弹劾朱?镜哪切┐蟪迹??笥刑醪晃傻厮档馈

    “父皇,儿臣以为,今日朝堂上弹劾老二的大臣,其中大部分是忌惮土地改革在整个大明推广开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些大臣在地方上,要么与豪绅相互勾结,要么自身就是广占田产的大地主。”

    “一旦土地国有化全面推行,他们所拥有的巨大利益必将遭受重创,所以才会迫不及待地在朝堂上弹劾老二,试图阻止改革的脚步。”

    朱标稍作思索,又提及朝堂上武将的态度。

    “此次魏国公身为武将之首,旗帜鲜明地支持老二的改革举措,可奇怪的是,其他武将竟无一人站出来响应支持。”

    “儿臣由此猜测,那些武将心里怕也是不同意改革的。”

    他微微叹了口气,分析道,“武将们大多行伍出身,不像文臣那样与土地利益有着盘根错节的深厚纠葛。”

    “然而,他们的家眷、亲族在地方上或许同样拥有不少田产营生,土地改革一旦实施,难免会波及到他们的利益,所以他们即便嘴上不说,心里也对改革有所抵触。”

    说到此处,朱标不禁感慨,“唉,若不是魏国公和宋学士在现代也学习过,了解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,怕是整个朝堂上都没一个人会支持老二的改革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点头,目光深邃,似能洞察人心,“标儿,你看得准。”

    “这朝堂之上,利益盘根错节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”

    “武将们平日里心思隐晦,只管专心练兵打仗,可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,倒也学得精明起来了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样,咱就给你说过,土地国有化事宜不能在朝堂上商议,只能先斩后奏。”

    “你瞧瞧,若是在朝堂上商议,那些守着自身利益的官员们,能让这事儿有实施的机会吗?肯定是百般阻挠,根本推行不下去。”

    朱标面露苦笑,忧心忡忡地说道,“父皇,可是让老二这般行事,全然未顾及朝堂规矩,您今日也看到了,这引发了诸多争议。”

    “儿臣实在担心,这会对后续的改革推行造成一定的阻碍。”

    “哪怕您再等上半年时间,等有足够多的工厂建立起来,借助工厂的力量来推行改革,也会容易得多啊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茶盏,笑骂道:“标儿,你真是没经历过饿肚子的苦啊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马上就到五月中旬了,再晚些,可就错过了种植红薯、玉米的最佳时间。要不咱也不会如此着急。”

    “咱想着,借土地国有化这事儿,重新规划土地,大力把红薯、玉米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开来,让百姓们都能填饱肚子。”

    “这才是头等大事,其他的什么朝堂规矩、各方争议,在这民生面前,都得往后靠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站起身来,在殿中缓缓踱步,一边走一边说道,“往后啊,等整个大明的百姓都知道了这些高产作物的好处,后续的改革自然也会容易得多。”

    “毕竟只有百姓们吃饱了肚子,才能从土地里逐渐脱离出来,去从事其他营生。”

    “而且,百姓生活好了,还能刺激人口增长,减少卖儿卖女这种悲惨的情况发生。”

    “等百姓们吃饱了,有了精力,工厂招工、土地流转这些改革举措才能顺利推进下去。”

    朱标听完,心中豁然开朗,旋即面露愧色,恭敬说道,“父皇深谋远虑,时刻心系天下苍生,儿臣目光短浅,未能及时领会父皇的良苦用心,实在是惭愧至极。”

    “标儿,每日在朝堂上听那些臣子奏事,你可不能全听他们说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目光紧紧盯着朱标,神色严肃且认真地叮嘱道。

    “你要明白,你是未来的皇帝,肩负着整个大明的兴衰荣辱,必须要站在整个国家的高度看待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就拿这土地国有化和推广新作物来说,朝堂上的官员们,心思各异。”

    “有的人为了一己私利,贪恋权势财富,只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。”

    “有的人则受限于固有观念,因循守旧,看不到这背后对国家长远发展的巨大意义。”

    “你可千万不能被他们的言论左右,一定要时刻把百姓的温饱、国家的长治久安放在首位。”

    朱标神色凝重,重重地点头道,“儿臣谨记父皇教诲。”

    “往后处理朝堂事务,儿臣定会以天下苍生为念,明辨是非,不被表象迷惑,时刻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放在心头。”

    朱元璋微微点头,目光中满是期许:“标儿,改革之路艰难险阻,你不仅要巧妙应对朝堂上的反对势力,还要确保改革举措能切实落地,让百姓受益。”

    “河南作为此次改革的试点地区,其重要性不言而喻。”

    “你在选派考察官员时,替咱给老二带句话,让他在稳健推进改革的过程中,适当加快些步伐。”

    不能仅仅依靠天德和宋学士在朝堂上支持,他得在河南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,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,让那些反对改革的人无话可说。”

    朱标郑重地应道:“父皇放心,儿臣定会将您的话带到。”

    而御史中丞周冕,在下朝之后,脚步匆匆地回到府上。

    一进府门,便径直朝着书房走去,神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。

    进入书房后,他挥手屏退了左右侍从,整个书房顿时安静下来,只留下他沉重的呼吸声。

    他坐在书桌前,双眼紧紧盯着桌面,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朝堂上发生的那一幕。

    此次秦王朱?就菩型恋毓?谢???疽晕?と?谖眨?芙柚??弥谌酥?Γ?痪俳?赝醯?老侣恚?谜馑?降母母锾ニ栏怪小

    可万万没想到,关键时刻徐达和宋濂竟然站出来支持秦王,这让他的计划瞬间落空。

    他心中不禁泛起一阵疑惑,暗自思忖,“难道他俩家中的土地很少么?!怎么会支持这种损害众多官员利益的改革?”

    “哼,看来此事不能操之过急,若想阻止,必须另谋他策了。”

    周冕咬着牙,低声自语道,语气中充满了不甘与决绝。

    思索片刻后,周冕猛地起身,快步走到书架前。

    目光在书架上快速扫视,最终定格在一本陈旧的名册上。

    上面详细记录着他在河南的人脉关系,其中不乏一些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豪绅富商。

    看着这些名字,周冕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光芒,他决定联系这些人,让他们在河南给秦王的改革制造更多麻烦,务必让这场改革陷入困境,无法顺利推行下去。

    周冕铺开宣纸,提笔蘸墨,运笔如飞,几封信在笔下迅速成形。

    信中,他以极为详尽的笔触阐述了当前朝堂上围绕秦王朱?就恋毓?谢?母锼???木质疲?源侵?渚∠杂锹怯爰鼻小

    同时,他还明确指示河南的族人们,要不遗余力地煽动豪绅继续抵制改革,务必让秦王的改革举措陷入举步维艰的困境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