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明末草头王 > 第七百五十五章圣旨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易安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现在印度的局势很复杂,我们在满清军中,都能察觉到印度本土阶层之间的矛盾有多严重。”

    “不管是种姓制度,还是宗教,虽然能让印度的阶级矛盾大大缓和。”

    “但矛盾缓和,并不代表就没有矛盾了,总感觉印度那边要出事。”

    易安很显然是想多了。

    他不明白阿三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物种,他们是真的温顺,不懂得反抗。

    他所担心的事情,爆发的可能性并不大!

    听着几人的论述,曹变蛟只是点头,脸上的表情看起来也是若有所思。

    大汉下一步西扩,一共有两个方向。

    一是进攻萨珊波斯,二是进攻南亚次大陆。

    他听这些军事顾问的话,就是为了判断究竟那一个更加可行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在卡斯特尔城之战落幕的前后,汉军的高原作战部队也正式攻克了拉萨。

    粉碎了高原上那些宗教贵族和奴隶主们的叛乱!

    拉萨城外,是一片旌旗蔽日,铁甲铿锵。

    一眼望不到边的汉军高原作战部队,列阵站立在城外。

    再外围,是被大汉组织起来来围观的高原百姓们。

    拉萨城头,有人站出来高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圣旨到,所有人跪迎接旨!”

    一个声音尖锐的太监高声说道。

    这个太监四周的汉军士卒齐声重复一遍,声音雄浑,传出去老远。

    城外列阵站立的大汉高原山地部队轰然而动,齐齐右手锤击胸口,行了军礼。

    他们有甲胄在身,即使接旨,也不需要下跪,只要站着行军礼即刻。

    轰!

    万人规模的甲叶摩擦声异常的刺耳。

    外围围观的百姓们则是齐齐下跪,等待宣旨太监宣读圣旨。

    太监也不犹豫径直开口说道。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!”

    “朕奉天御极,登天下大宝,承天受命,为万民之君父!”

    “今有高原宗教贵族,及奴隶主不识天数,悍然叛乱,赫赫然于九霄。”

    “朕出兵伐之,剿灭不臣,还天宇气清,乾坤郎朗,复高原以王化,准生民沐皇恩!”

    “朕宣布,即日起,废除高原之农奴制,还高原万千百姓黎庶以自由!”

    “准其行农耕,商旅,百工等行为以养生!”

    “钦此!”

    圣旨宣读完毕,拉萨城内外都响起了一阵阵仿佛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喝万岁声。

    自此起,阴影笼罩高原千年之久的农奴制,瞬间冰消雪化,变成了乌有!

    无数听到着则圣旨的农奴们都在向着东方叩拜,山呼万岁,即使是额头都流出鲜血了,也没有停下的意思。

    他们心中对大汉皇帝充满了感激,因为大汉皇帝,现在不是农奴,而是自由人了!

    没有人还能够永世不变,世世代代的压榨他们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此后,汉军的诸多政策也开始在高原上被落实了下去。

    大汉所做的第一步便是解放农奴,清剿烧毁一切卖身契,奴籍证明等物品。

    给农奴自由!

    然后是分田分地,将原先那些属于奴隶主贵族们的田地,分发给被解放的农奴们。

    然后便是发放粮食,布匹,药材,农具,种子等生活必需品。

    这些东西要从汉地往高原运,所需的代价是非常巨大的。

    但现在的情况却是不需要从汉地往高原转运各种物资。

    汉军在抄那些反抗的宗教贵族和奴隶主的家时,所得到的粮食和各种物资简直堆积如山。

    这些粮食和物资,都是奴隶主和宗教贵族搜刮农奴所得。

    现在被用在那些被解放的农奴身上,也算是用到了该用的地方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必力公城,阐教王驻地,距离拉萨并没有多远,算是拉萨的门户。

    那些叛乱分子曾经汇聚重兵于此处,汉军为了攻克必力公城,付出了不小的代价。

    现在的必力公城除去驻扎有大量的军队之外,也算是汉军最重要的物资转运中心之一。

    王光起带人清点着物资,将大量的粮食,布匹,种子,农具,以及药材,食用油……等物资进行装车。

    然后亲自带队押运物资往必力公城外的一处堡寨而去。

    这座堡寨原先是属于一名叛乱的贵族的,但现在被抄家了。

    大汉方面以这个堡寨为核心,将方圆百余里划为了一个县的行政单位。

    不过,虽然县的行政单位是划出来了,但人却是不多。

    后世二十一世纪,高原上都能被算作是地广人稀,更何况是现在呢。

    现在一个县的人口超不过三五千!

    基本上都是那座堡寨生活的贵族原先的农奴。

    大汉在高原上的行政区划就是这样划分的,以一个堡寨为核心,方圆一定范围内划为一县。

    这个堡寨原来的农奴,也就自动变成了这一个县的百姓。

    他们摆脱了农奴的身份,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,但生活的范围依旧没有什么变化。

    王光起是贵州人,在大汉鼎立后才考中的秀才,有了做官的资格。

    但十分可惜的是,他的官运并不通畅。

    在本地做了好几年,愣是一级也没能升上去。

    所以,在大汉朝廷征募前往高原的官员时,王光起便站出来主动报名了。

    他觉得自己如果继续待在本地,很大可能是要废,这辈子也就这样了。

    但如同他肯冒险去高原做官,填补空缺的话,这个经历就将他是将来升官的最大的资本。

    这一点是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拒绝的诱惑!

    果不其然,他在报名前往高原填补空缺之后,当场便被提了一级。

    等到了高原上之后,他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村官,也被提拔成了一县主政,成为一个百里候。

    虽然治下人丁数量不多,耕田,道路也几乎没有。

    但他的品级却是确确实实提上来了!

    等他在高原熬上几年,熬到调任之时,他说不定就能被调回汉地。

    他有知县的品阶,即使不能做一县主官,那也将会是县里最重要几名佐官之一。

    在高原熬上几年,为自己换一个一县主官的品阶,在他看来是相当值得的。

    王光起带着人,带着物资来到了改名为桑齐县的桑齐堡。

    他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命人搭设粥棚,准备施粥赈济。

    随着铁锅里咕咚咕咚的冒起白眼,米粥的香味向着四周传递。

    这附近的百姓全部都聚集了过来!

    王光起带着人清查人口,清丈田亩,主持分田事宜。

    一边施粥赈济,一边给治下民众百姓分发粮食种子农具等生活必须品……

    各种事情,他都做的井井有条!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