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当时,独孤武蹲在宣花坊牌楼下与小贩吹牛,年久失修的宣花坊楼牌突然倒塌,正巧少年前来卖菜,便救下了独孤武。
环抱大的柱子被少年抱住,柱子当时距离独孤武脑袋不到三寸。
若非少年,独孤武当时很可能便没命了。
为了报答救命之恩,独孤武买了厚礼去了少年的家里。
那是一个很破败的家,裂开的黄泥土墙,简陋的茅草屋顶,偶尔还能从裂缝中传来两声虚弱咳嗽的声音,不用进门就知道这个家与家徒四壁不沾边,它比传说中的家徒四壁还穷。
解救贫苦大众那是圣人干的事,在这个时代,是李世民和官员才敢干的事。
独孤武不是圣人也不是官员,但少年救了他,他解救不了天下贫苦大众,帮帮救命恩人还是可以的。
一有时间,独孤武便会提着药草和粮食到城外五里的小茅屋帮少年母亲熬药,偶尔也会下地帮帮忙,吹吹牛,卖豆苗其实就是独孤武给少年人出的主意。
一来二去,大家便熟识了。
熟识后,有时候独孤武就在想,他穿越之后的金手指是不是传说中的幸运光环,似乎遇见的每个人都不凡,都会那么两手武艺。
少年也会武艺,有趣的少年也姓武,叫武成,更有趣的是,武成的小名也叫狗蛋儿。
古代人似乎都不怎么会取小名,不是狗就是蛋,像独孤武和武成这般运气差的,两样便占全了。
武成学得是家传武艺,力气大,武艺高不高,独孤武不太清楚,只知道方圆五里之内应该没人是他的对手,毕竟方圆五里之内,独孤武很少看到有人家,瞧见的都是些老人与小孩。
饭桌上,武成不似李二一般大吃大喝,显得很拘谨,独孤武帮他夹一筷子,他也就紧着碗里的饭食吃。
“我说你能不能放开吃,自己夹,这么大个人了,还要我替你夹菜,我可是读书人。”
读书人和夹菜没有任何逻辑关系,但独孤武下意识的这么说了。
情况还不错,武成依旧拘谨,却是不用独孤武再动手。
菜过五味,独孤武问道:“我跟你说的事,你有没有考虑过?你家那地是下等地,种不出多少粮食,到我家帮忙修房挣得比你种地多,以后帮着我家养鸡鸭,工钱也不会少你的,养活你们母子不成问题。”
以后武成会怎样,独孤武没敢说会多有出息,反正在独孤武心里,有他一口吃的就少不了武成母子一口吃的。
“俺还是想从军,挣军功。”武成沉默半晌,说出了这么一句。
“有想法。”
独孤武笑了笑,问道:“这话你跟你娘说过没?”
“说了,俺娘说,俺再有这心思抽死俺。”
“你爹就是去从军了,听婶子说从军十来年,如今还是个小兵,今年能不能回来还不知道咧,你爹的武艺难道没你高,为啥他只是一个小兵?
从军打仗不仅要武艺还得有脑子,挣军功更得有脑子,你看看你像有脑子的人么?
论到武艺,你说不定还没我徒弟高。
你家就你一根独苗,开枝散叶全靠你,从军打仗是会死人的,你万一要是死了,你爹娘连个送终的人都没有。
从军打仗当然是光荣的,这世上就没比保家卫国更光荣的事,但你爹打了十多年仗,为这个国家付出了足够的心血,足够了。”
不知道是那一句刺激到了李二,李二红了眼眶,拍了拍武成的肩膀,“小子,俺师父说的对,没人愿意从军打仗,谁他娘的不愿过安稳日子,一切都是被逼的。”
“总结下我徒弟的话,就是宁为太平犬,莫做乱世人,你自己好好想想。”
“师父,您不愧是读书人。”李二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,又开始往嘴里塞吃食,埋着头使劲塞,再抬头时却已是流泪满面。
“你咋了。”独孤武吓了一跳。
“师父,俺想起俺爹娘了,想起死去的兄弟,俺当年在外征战便是没能回家尽孝,回到家父母妻儿都饿死了。”李二情绪爆发了,哭的就像一个迷失了回家路的孩子。
“好些兄弟昨天还在说笑,说打完仗以后吃最好的肉喝最好的酒,整整一队人,剩下的只有,只有俺。”
男儿有泪不轻弹,只因未到伤心处啊。
安慰人,独孤武是真没那个本事,他只能看着,偶尔拍拍李二的肩头。
李二的情绪渐渐好转,独孤武去厨房端出只鸡放到武成的背篓里,“回家给你娘尝尝,记得问问你娘的想法,你回去吧,我不送你了。”
看到情绪不高的李二,独孤武坐到了他对面:“李二你要好好活着,替你那些兄弟,替你死去的父母妻儿好好活着,要比以前活的更好,他们没尝过的美食你要替他们尝,他们没喝过的烈酒你要替他们喝,因为你这条命是他们替你挣来的。”
独孤武确实不是个会安慰人的人,听独孤武这么一说,李二似乎更伤心了。
“混帐东西,你活得好,才有钱,祭拜他们的时候,你才能买得起好东西,明不明白?”
李二愣愣地点头,情绪好了一大半。
独孤武二话没说就是一巴掌,李二情绪高涨:“师父,俺现在学做菜,教徒子徒孙,以后做有钱人,给他们买好东西。”
难道古代人都有贱皮子的性格?
独孤武傻眼了。
最近几日李二很忙,独孤武也忙,李二爆发出极大地热情跟独孤武学做菜,独孤武被逼无奈。
脑子不好使的李二或许根本没明白,在这个时代,手艺再高的厨子其实也成为不了有钱人,至少他李二是如此,因为他还是牛家的部曲。
有些话没必要说的太通透,人总要有个念想才能活得更好,到底是自己徒弟,自己忙一点似乎也没什么。
每每独孤武郁闷的时候,他总是这样安稳自己。
周围的邻居们很开心,每每总有些鸡鸭鹅肉送到他们的桌上,最初两天还有感谢的话,到最近两天反倒是感谢的话也没了。
是成了恩,还是将来会成仇,独孤武没心思去计较,因为胡大叔来说家禽还有两日就准备妥当了,独孤武忙着回家与爹娘商议这件事。
这段日子中,武成来过一次,说是愿意去正阳村,独孤武没忘,特意带着李二绕了段路,到了武成家。
“二郎······”
见到武成他娘行礼,独孤武连忙道:“婶子感谢的话不要说了,没有武成,我估计命都没了,你们收拾收拾,我们一起回正阳村。”
武家没什么收拾的,或者说已经收拾妥当了,独孤武没等多久便见着武成背着东西出来了。
走到进村的支流边,独孤文正坐在石头上望着晚娘家的方向发呆。
独孤武叹了口气,陷入爱情的男人伤不起,古有望夫石,自己这大哥倒好,成望妻石了。
“大哥,回去了。”
“二弟你回来了,前两日就听买东西的管事说你今日要回来,我都等好久了。”
“那你不去晚娘家等?”独孤武随口回道。
独孤文忧伤道:“娘说要成亲了,再见面不好,不让俺去晚娘家。”
张氏说的,不管它有没有道理,反正在独孤武这里就有道理。
独孤武深以为然的点点头:“娘说的有道理,以后你们成亲了天天见面,到时有你烦的。”
独孤文只是咧嘴露出两排大白牙,估计就听进去了成亲两个字,其他自动过滤了。~
李二很有自觉,上船之后便从独孤文手中接过了竹篙,独孤文客气两句,李二还不高兴,说是不敢让师伯动手。
正阳村,不复当初宁静。
热火朝天的河滩两岸笑声不断,忙着活计地工匠们不忘笑闹两句,顺便打趣下跟着工匠们一起做活的独孤诚。
以前碍于独孤诚是出钱的老板,工匠们倒也谨慎,没敢打趣独孤诚,后来独孤诚和张氏带着儿子帮忙,大家混熟了,工匠们也就放开了。 m.a
比如现在,就有一位工匠笑道:“老哥,二郎修的宅子又大又好看咧,多找两个,多生两个娃都能住下。”
“他敢,老娘抽死他。”
张氏一声暴喝,让忙碌的工匠们哈哈大笑,瞧见独孤诚赔笑脸的样子,笑得越发欢畅。
“娘,我回来了。”独孤武隔着老远开始喊。
至于爹,还是不喊了,反正喊了之后,独孤武都能想到独孤诚会说的话,你咋回来了,不是让你好好读书么?
张氏抬头顺着喊声望了过去,只见小儿子在竹筏上招手,连忙道:“小心些,别落到河里了。”
上了岸,张氏直接拉住独孤武的手,笑道:“回家,我们回家。”
干活的工匠们看着独孤武表情严肃,喊了声二郎便没了话语,欢笑声也没了,有些怕独孤家的二小子。
独孤武不太理解,明明在竹筏上听见了欢笑声,他一来便没了,这是个什么道理。
仔细想了想,独孤武觉得,这大抵便是工匠们对读书人的一种尊重,是尊重,绝对不是敬畏,毕竟他一直很和善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