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明血1641 > 第598章 倭国终极兵略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乾清宫百官激动的恭贺,

    ‘恭贺陛下,庆贺东征大捷,此乃不世之功。’

    这是一个大惊喜。

    虽然当初东征的时候朱慈?R反驳了反对大臣。

    那是一些大臣没有坚持反对,那是对朱慈?R以往不败战绩的畏惧,并不是对东征没有疑虑。

    在北有建奴威胁的情况下,耗费大量银钱,可能折损大批军卒的情况下,冒险东征。

    很多大臣是忧虑的。

    就连一向对兵事不发声的马世奇也言称过于冒险。

    其中有些勋贵准备看朱慈?R的笑话。

    可能从无败绩的这位殿下可能就在东征上神话破灭。

    但是万万没想到,倭国这般不禁打,只是寥寥数次交锋,倭国水军、骑步军完败。

    就连江户也被围困。

    那位总揽全国军政大权的大将军输诚了,并且签下了在大明众臣看来相当屈辱的和议,其中只是赔款就有千万两白银。

    虽然要二十年才能支付完毕,但是首笔就是二百万两,细水长流也是好事,只是这二百万两银子足以抵消东征消耗,好有不少的结余,何况让那个从来桀骜不驯的倭国低头。

    东征大捷再次证明了监国殿下卓越的战略眼光,他们这些大臣再次眼光失准。

    头发有些斑白的崇祯一脸的喜悦,无法抑制心里的狂喜。

    什么失仪,什么养气,此时哪里顾得上这个。

    就是个倭国在朝鲜让神宗爷吃了大亏。

    更是有明以来绝对不向大明低头,绝不称臣纳贡。

    坚持所谓什么天皇。

    让大明只能气结。

    现在呢。

    被迫签署耻辱合约,那个所谓天皇也下了告罪书,言辞相当的谦卑。

    崇祯心里太爽了。

    朱慈?R看着崇祯的狂喜模样,心里告诫,人啊要有自知自明,别像这位这样。

    当然,朱慈?R也没什么不满意的。

    介于朝廷财赋大增,兵事战无不胜,显示了朱慈?R无与伦比的治政治军能力,崇祯已经把所有的政务交给朱慈?R处置,崇祯只是一个象征。

    “全城赐下酒宴,庆贺三日吧,”

    崇祯再次大手笔的赐下酒食,让全城一同庆贺。

    现在朝廷和宫中有钱了,他可以放手奢侈一把。

    大殿内气氛轻松,难得的欢快场面。

    “陛下,还有一件喜事,朝廷铸造的金币银币铜币已经完成,样品就在此,还请陛下御览。”

    孙传庭躬身道。

    “好,拿来一观。”

    崇祯爽快道。

    很难想象当初他也是反对的一员。

    深怕引起动荡。

    崇祯到了这个时候越发的保守,就想保持中兴的局面,不想节外生枝了。

    但是朱慈?R一说收益的巨大,只是铸币权每年可能带给朝廷两三百万的收益,第一次印发更是可能带给朝廷上千万的收益,崇祯立即从善如流了。

    朱慈?R算是太清楚他这个老爹的心思了。

    穷怕了的崇祯,昔日不要脸面的向臣子讨要捐助,最是看重财赋的收益。

    这事一提收益巨大,崇祯当即就点头。

    闪亮的金币银币铜币摆放在崇祯面前,还有些钱币在朝臣中传看。

    金币是大明日月旗帜的主面,银币是皇城的图案,铜币是水师杨帆出海、骑军全甲高举骑枪冲阵、步军手持火铳击发的画面。

    按照朱慈?R的意思,金币上就该是士兵的画面。

    这对士卒的军心士气,抬升他们的地位,同时也是告诫大明国民重视海疆都有意义。

    至于皇城的皇家威严相比之下什么也不是,当军力崩塌,皇权一文不值。

    但是,孙传庭等人劝阻了他。

    朱慈?R也就从善如流了,毕竟这个时代皇家必须摆在首位,这是这个时代的政治正确,有些改变真是急不得。

    崇祯看着金币这个欣喜,没有流通磨损的金币闪亮光鲜。

    金币含金量近九成,银币也是如此,铜币铜含量高于七成。

    ‘孙卿,金币银币铜币如何兑换。’

    ‘禀陛下,一个金币兑换十个银币,一个银币兑换一千铜币,其中铜币三种,水师图面额一百,骑军图面额十,步军图一,’

    孙传庭忙道。

    众人撇嘴,好吧,水军第一,步军地位最下,肯定是那位殿下的主张,别人干不出来。

    这个确是朱慈?R的主张,水师必须是第一名。

    为此他力排众议。

    日后二十一世纪,当

    /p

    然是空军第一,但是海军还是略优于陆军,原因就是海空军可以御敌于国门外,到了步军上阵的时候,一般都是打酱油了,如果是本土作战,陆军是最后的选择。

    朱慈?R就是提醒众人,水师才是大明的根本。

    金币在崇祯手里跳跃,发出悦耳的声音。

    朱慈?R能看出他这位老爹眼睛快变成方形的了。

    崇祯接着询问了金币银币发行。

    孙传庭回答户部以及各省布政使各府各县户科都通晓,做好了发行的准备。

    钱币发行后,一年后停止流通金银铜钱,买卖放贷皆用货币核算,如有违反,立即查缉。

    崇祯点头满意。

    “那么,这个金币银币是否容易仿制。”

    这是他最关心的了。

    大明官银和宝钞就遇到了仿制潮,结果后来竟然仿制品竟然成了主流。

    官银数量稀少,成了少数派。

    这是笑话也是事实。

    ‘陛下放心,经过兵仗司和西夷人工匠压制打磨,打造工艺颇多,我大明匠人和西夷人手艺融合,其他人不易仿冒,即使仿制颇真,只怕本钱极高,得不偿失了。’

    孙传庭笑道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铸币司的匠人们十年内没有自由也是真的,这事不甚光彩,孙传庭也就没有提及。

    崇祯大笑,

    ‘如此甚好,待钱币发行功成,朕自有重赏,不忘卿等功业。’

    一年数百万的收益,怎么也值得重赏了。

    孙传庭等人忙称不敢。

    他们心道,奖赏殿下吧,都是你儿子的主张。

    崇祯心情愉悦的宣布散朝。

    他今儿个是很高兴,回去和嫔妃们喝酒同庆。

    现在这是他最大的爱好了。

    朱慈?R却是把阁臣留下商议要事。

    如今的阁臣也发生了变化,谢升致仕。

    其实谢升和吴?都上书致仕,他们都看出了朱慈?R属意堵胤锡入阁。

    两人自请致仕,让路吧。

    其实两人都已经满意了。

    大明中兴名臣必须有他们两人的名字,这就足够了。

    士大夫到了这个功名夫复何求,至于首辅不是他们惦念的。

    但是朱慈?R只是同意了谢升的致仕,吴?留任。

    这样看出了朱慈?R的亲疏。

    没法,朱慈?R就是看谢升不顺眼。

    于是现在的四位阁臣是首辅孙传庭,次辅吴?,阁臣堵胤锡、陈新甲。

    “殿下,刘之虞奏报,长州藩、萨摩藩都已经得到资助,藩主拒不奉命入江户,开始整军备战了。”

    孙传庭道。

    朱慈?R点头,

    “长州藩有水师进驻下关,萨摩藩远在九州,幕府没有水师讨伐,这两处可保无忧,”

    ‘殿下,如果这两处藩国无力扩张,被击退又如何。’

    吴?道。

    “那就是他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,我大明已经仁至义尽,”

    陈新甲摇头。

    “其实倒也无所谓,实在攻打不顺,我大明不好出手,他们可以寻找外援嘛,我大明地界上昔日义军遣散回家的不少,他们可以雇佣,再者蒙人轻骑到了倭国是妥妥的铁骑,只要他们支付俸禄,雇佣兵很多嘛。”

    朱慈?R淡淡一笑。

    如果两个真是付不起的阿斗,他还有办法。

    总之倭国战略必须达成。

    几人面面相觑,嗯,那位大将军遇到殿下真是倒了大霉。

    ‘总之,各位卿家当知晓,倭国必须分裂。’

    “殿下,长州藩所在长门周防,萨摩藩所在九州好说,距离朝鲜很近,但是虾夷地不好处置。”

    孙传庭道。

    从大明不冻港石岛出发,去往虾夷地相当于去了一趟吕宋,距离很远。

    而且冬季不利于航行。

    “臣等都以为虾夷地不易开拓。”

    确实有些畏难。

    “卿等忧虑的是,虾夷地确是个难题,”

    朱慈?R点头,这个日后的北海道距离太远,而且北部东部没有太多的开拓基础,虾夷人放牧为主,耕作次要,因此熟田不多。

    如果大明加入其中开拓,最初耗费的钱粮太多。

    而且建奴威胁没有消除,没有余力开拓虾夷地。

    “本宫有个想法,当长门周防、九州被割据,幕府如想扩大封地,他们该向哪里去。”

    “幕府闭关自守,摆明不看重商事,他们最大的收益来源还是封地的石高,因此他们西面南面受损,为了继续财

    /p

    力,将来反攻,他们必然大举入侵虾夷地,开拓此地。”

    堵胤锡道。

    朱慈?R点头,

    ‘本宫也是以为如此,因此留给我们布局的时间不多,必须拖住幕府开拓虾夷地,因此本宫以为需要派人勾连虾夷地,听闻那里虽然部落林立,还是有几个大部落的,我朝当资助那些西夷人反抗西夷人的入侵,让其为虾夷地的独立战斗。’

    众人都是不由点头,不愧是你,只要这位殿下想,点子层出不穷,还是那句话幕府倒霉去吧。

    加强西夷人的实力,武装其兵甲,这会让倭人在虾夷地开拓遇到强力反抗。

    “当然,最后虾夷地必须是我大明的。”

    朱慈?R早就瞄着这里了。

    这里不是本州、九州、四国。

    这里基本还是未开拓的处女地,而且倭人不多,远未成气候,这样的肥沃的黑土地大明必须拥有。

    倭人不多,西夷人也很少,遇到的反抗小,不会陷入无休止的游击战,此地必须拿下。

    “只要虾夷人争气,阻挡倭人数年,你等看。”

    朱慈?R指向了辽东东部,野女真所部临海,朝鲜东北境外不远处,

    ‘这里其实距离虾夷地不远,如果剿灭建奴,从这里座船到虾夷地,不足十天海路,’

    朱慈?R指的就是后世的黑吉东部临海处还有罗斯远东。

    现在这里是大片东野女真占据,还有其他的杂胡。

    其中库页岛附近还有不少的虾夷人。

    如今的东北不过开拓了辽东一部分而已,黑吉大平原远远没有占据。

    只要黑吉那处大平原开拓出来,向东伸展就到了海边,和虾夷地真的很近了。

    “陛下之意是将辽东开拓和虾夷地开拓连在一处。”

    孙传庭反应很快,这又是殿下的一个战略了。

    “正是,我等做事不要只看眼前,当从几十年上百年的眼光看,辽东以北以东还有广阔的沃土等我大明开拓,安置千万子民,而此地在海上可以轻易连接虾夷地,因此两地开拓是一体的,将来虾夷地必然也有数十万大明子民安居,只要虾夷地到了我大明手中,倭国就甭想逃出生天,”

    这是朱慈?R对倭国的终极战略,

    ‘虽然有长州藩、萨摩藩等处分离倭国,但是别忘了他们都是倭人,书同文车同轨,内里信奉的都是那些神社,天皇还是共主,当我大明有一日内里困窘,无力弹压几个藩属的时候,他们是可能再次一统的,’

    朱慈?R不会忘记日后成功的倒幕运动。

    按说倭国大小这么多藩国,不可能倒幕成功,但是倭人看到了藩国林立,政令不通,国家四分五裂,被外敌欺凌的危害,因此抛弃藩国,统一全国的意志成了主流,幕府失败,倭国一统。

    倭国同中原一样,有很强的向心力,因此长州藩等割据藩国牵制倭国只能一时。

    但是虾夷地落入大明手中,那就是悬在倭国头上的一把利刃,这里不同于遥远些的中原,虾夷地可以随时干涉倭国内部。

    有了虾夷地做根基,倭国再想崛起绝非易事。

    “虾夷地开拓后,此处就是我大明监看倭国的重地,随时可以出兵干涉倭国,目的就是一个,只要出现统一势力,就雷霆一击,倭国必须保持藩国林立的状态,不可改变。”

    朱慈?R这次彻底明确倭国兵略。

    “臣等附议,”

    几个人躬身。

    堵胤锡本来略有异议,以为为一个虾夷地投入太多不值得。

    但是朱慈?R言明眼光长远看待倭国这个敌人,从这一点上说,虾夷地确是太过紧要了,是一个绝不容有失的关键所在。

    倭国得之实力飙升,大明得之,可镇压倭国。

    堵胤锡再无异议。

    “当然,一切的兵略都以剿灭建奴为先,”

    无法剿灭建奴,谈不上什么辽东虾夷地一体开拓了。

    “嗯,建奴这两年很是老实啊,但现下也静极思动了,提出和议,只是建奴的和议可有一次是真心和议。”

    朱慈?R讥讽。

    众人哈哈大笑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