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今日,皇后忌辰,大多官臣勋贵前来拜忌,有些官职小的聚堆在宫廷广场,调侃自家趣事,有些官职高贵的则在两仪殿等候皇帝。
也许因为今日乃皇后忌辰,李世民早早从龙榻上起床,在未天亮之前赶来两仪殿与重臣们议事,大多讲的灾民。
“卢爱卿,你对河南旱事可有建议?”李世民坐在龙椅上,一对包含精光的虎目直勾勾的盯着那昏昏欲睡的卢国公。
还别说,李治能长得这么帅与基因不可分,长孙皇后就不说了,天下美人,素有祸国殃民之姿,而李世民也不赖,放眼古代,那是与兰陵王等人相媲美的十大美男子。
哪怕已步入中年,依旧双目炯炯有神,气宇轩昂、龙精虎猛,往那一坐,王霸之气显露无余,丝毫没有昏君的庸懒。
大唐能国泰民安,兵强马壮,成为他国向往的世界,李世民可谓居功第一。
对内以文治天下,虚心纳谏,励精图治,劝课农桑,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,并开创贞观之治,让后世王朝楷模。
只不过,帅是帅,就是这黑眼圈有点方。
被点名的程咬金,昏睡中一个激灵从椅子上弹起,抽了下鼻子,不顾旁边大臣的偷笑,对李世民行君臣之礼后,说道:“陛下,臣乃一介莽夫,您让臣带兵打仗,臣有一浑身子劲,可要出谋划策,臣不敢当,您也知道臣整天犯浑……”
“哦?”李世民侧眉一抬,接着道:“那卢爱卿可知朕刚才说的何事?”
这下程咬金来了精神,别看他整天吊儿郎当,没事老被陛下训斥,可为人精明的很,耳朵也是相当好使,即便昏昏欲睡,一些事情还是听得很清楚,“陛下时刻关忧黎明百姓,处处为百姓着想,可谓让咬金钦佩。”
先不说别的,马屁赶紧拍上,之后接着道:“陛下,河南旱灾一事,臣确实没辙,臣虽心中有些小计谋,但要放在黎明百姓的问题上,臣不如您,也不如申国公。”
一旁的高士廉眼睛瞪大,内心却暗骂程咬金不要脸,每次陛下问他问题,最终都踢给自己,而自己还不能不答,便站起身,对李世民行礼道:“陛下,灾是小事,灾民却是大事,到如今,许多河南一道的灾民因庄家收成低微,已经无力上缴赋税。”
下一句他没敢说,但他相信陛下早有决策。
“赋税……“
昨晚半宿没睡,就是因为赋税问题。
李世民沉默良久,最终一叹。
“天灾,还能有什么办法,对这些灾民尽量减轻赋税,好好休养生息吧。”
“陛下英明。”众臣应答。
贞观年间,李世民与众多文臣重建新的赋税制度,推广均田制和租庸调制,甚至为了减轻百姓负担,实行十民养一兵,也因此时常导致国库紧凑。
爱民、爱臣,他李世民做到了,否则大唐不可能如此繁华,民众富饶。
“禀陛下,微臣还有一事启奏,河南一道今年灾事连连,不光农民收成减少,更因黄河流域一带洪水突发……”高士廉还未等说完,李世民挥了挥手。
“难民吗?”李世民仰头苦笑,“朕知晓,朕知晓。”
几声知晓,道尽无奈。
年年灾事不断,唯独今年灾事颇大,河南一道,不光干旱连连,就拿黄河决堤,淹没很多地带,给许多家庭带来难以磨灭的冲击。
成千数万的难民,家破人亡,流离失所,无处可归。
但有一点这些难民很精明,他们知道自己的陛下是个明君,所以……都往长安、并州等地涌入,祈求陛下施舍。
“哎,几万难民,该如何是好。”李世民长舒口气,可还是咬牙对众多大臣下达命令,“即明日起,开放粮仓,赈灾救民吧。”
闻言,众多大臣纷纷上谏,“陛下朝廷粮仓吃紧,长安二十万大军每一位战士都是一张嘴啊,若将大量粮食分给那些难民……”
“是啊陛下,今年灾事不断,您已经开放粮仓数次,如若持续,军队那边恐有难事。”
“陛下,依臣之意,这些难民绝非老弱病残,他们来长安等地只为乞讨陛下,这等难民与好吃懒做之人又有何区别,几万人,泱泱大唐,难道他们就寻不到一份饱饭的差事?”高士廉上谏道。
“哦,高士廉,那朕问你,孩童怎么办?”李世民眉头一皱,站起身指着高士廉破口喊道:“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孩童怎么办?每次有灾事,大人有多少,孩童又有多少,难道你还不清楚吗?”
“这……”高士廉低头,不敢言语。
两仪殿内所有的大臣官勋尽皆闭嘴。
是啊,孩童太多了,洪水冲散家庭,大人尚有能力找个差事混口饭,可那些五六岁的孩子呢,谁要他们呢?
“按照朕说的去做,先给孩子们口饭吃,之后怎么办择日再议。”李世民眼神一转,看着高士廉命令道:“这件事由你监责,朕要看到效果。”
“是……陛下。”高士廉苦笑道。
说罢,李世民好似浑身力气尽失,瘫坐在龙椅上,心在滴血。
国库吃紧,仓粮吃紧,如今又灾事不断,每一笔的消费,都在他心中狠狠刮了一刀。
国泰民安,民因为政策是富裕了,可朕呢?
每次一到动大钱的时候,那千万子民可曾想过朕的无奈,那些富裕的世家除了进谏以外,可曾帮助朕?
一个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,真不知道哪有脸面劝解朕。
也在这时,两仪殿门口跑进一太监,在朝臣面前对着李世民一跪,慌忙说道:“微奴叩见陛下。”
“什么事?”李世民眉头一簇,看着服侍自己十余年的老太监说道。
一般情况赵公公是不会进入两仪殿,而如今恐怕后宫出了什么事。
“回陛下,事关九殿下……”赵公公苍老的眼神躲躲闪闪,没敢当着众多大臣直接说出缘由。
“但说无妨。”李世民虽心情不佳,可关于九子的事,还是那么的上心。
朝中大臣竖耳旁听,关于李治的事,他们也有所了解,性格乖巧,惹人怜惜,又是陛下和长孙皇后最疼爱的嫡三子,在长孙皇后殡天,李世民甚至将九子李治接到神武殿,亲自抚养。
前些日子,更是将并州这等富饶之地封给李治。
“陛下,九殿下他……”赵公公欲言又止,直到李世民冷喝一声,这才紧张的留着汗水,颤颤巍巍的说道:“九殿下,他、他出宫了。”
“嘶~~~”
朝中大臣冷抽一声,我的天,这小祖宗脑袋让驴踢了?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,居然敢擅自出宫?
果然,听闻此事,李世民脸色阴沉,仿佛铅云密布,一张脸铁青的都快发酵了,旋即猛拍龙椅,指着殿门口,暴怒道:“将那逆子给朕找回来。”
李世民很愤怒,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居然当着这么多大臣前,折自己脸面。
“该死,待忌辰一事过后,定要那逆子给朕背诵儒道圣经,错一个字,哼哼。”李世民阴恻恻的想着。
******
皇宫之外。
李治一身素衣,掂量手里的一贯钱,眼睛直勾勾的仰望偌大皇宫,那威严的承天门,十好几米高的城墙,看得他心中百感交集。
上一世,自己穷困潦倒,买个电脑都要买二手的,而这一世,居然投胎成为皇子,不得不感叹,投胎也是门艺术活。
抽了抽鼻子,李治将刻有‘开元通宝’四字的一贯铜钱揣入衣襟中向长安城繁华地带走去。
“今日,命运所驱,本?潘恳惨?允远郧?桓行巳さ纳?睿?鞘裁醋涛丁!崩钪闻牧伺囊陆罄锩娴那?疲?雌鸫浇牵?劣诠?妫??杂忻罴拼?怼
他尊敬长孙皇后,不光因为她是这具身体的母亲,也因她的存在让泱泱大唐繁荣至今,给后世华夏奠定了有力的基础。
虽这时出宫多有不妥,有点藐视先人的意思,可尊敬不是放在心中的吗?
辰时初,皇家车队才动身前往昭陵,现在时辰不算早,也就能玩耍一会儿,所以李治未敢走出多远。
来到长兴坊,李治走走停停,看着街道两旁各式各样的小摊和好多美食,他玩的不亦乐乎。
懒人没钱,勤人富裕,这是实话。
现在刚卯时中旬,长安城就已经人海碌碌,各个摊主趁早铺摊,工坊也是运作起来。
呦,青楼也开张了嘛。
李治眼瞅着那些有钱的大肚皮怪蜀黍,背着家妻搂着腰肢花展的女子走进青楼。
之后,李治从青楼门口淡定走过……
“咦,好俊俏的小生。”一位客妓看到李治走过,惊道,引得旁边好多客妓围观。
“哇,好漂亮啊。”
“谁家的少年郎,生的如此俊美,不知道他的父母该何等倾国。”
“只可惜小了点,若是再长几年……”
“别,你别妄想了,那等少年郎与你无关。”
“呦,说的好像和你有关似的。”
李治刷脸完毕,心里却乐的一批。
果然,哪个时代都得看脸。
“东家,紫郁金香怎么卖的?”玩的差不多,李治停在青楼一旁卖花的地方,手指紫色郁金香花问道。
一般情况,青楼旁定有卖花小摊,李治猜测不假,毕竟有些权贵人家为了引得歌姬一笑方艳,经常用鲜花博以好感。
“哈哈,这位少年郎,你可看对眼了,咱这郁金香放眼整个长安,那都是……”没等东家叫卖,李治不耐烦的打断,道:“多少钱,说个价。”
擦,买几朵花还吹嘘个不停,放眼长安怎么啦,难道嗅一口你这的花香,我还能上天不成?
“一朵两文。”见眼前客官不耐烦,东家也不墨迹,直接报价,“郁金香胜于爱情,它昭示着不灭情缘,想必少年郎心有所属,这郁金香可配少年。”w~
在唐代,身体发育要比现代早熟,心智也同样早熟,有些少女十二三岁就出嫁,而男子十四岁左右则可婚娶,他的‘母后’不就是十三岁嫁给李世民的么。
所以十来岁的少年买花很正常,再过几年就结婚喽……
“来九朵吧。”
东家:“好嘞,请稍等。”
这店铺本身就没多少郁金香,还特难买,李治一口要了九朵,这可幸福死东家了,清晨刚开张,就有十八枚铜钱进账。
没一会儿,李治攥着根部有泥土的郁金香,向别处好玩地方走去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