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红楼一甲子 > 第三十八章 过年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大年三十,一年当中的最后一天,在中国文化当中有着重要的意义,包饺子,炸圆子,吃年夜饭,还有祭祖。

    相比较其他的,这个开宗祠祭祖可是一等一的大事,一点都马虎不得。早在前两日,宁府贾珍就已经命人开了宗祠,着人收拾供器,请神主,打扫上房,备着挂祖宗画像。

    每年春祭之时,朝廷会拨下春祭银款,数额多少且先不提,但是却是一份皇恩浩荡,各家各族也看作是一份荣耀。贾家也是如此,一大早贾珍就去礼部取了春祭,如今已经没有实权的贾家,只能依靠这些皇恩虚礼,维持那一份体面与尊贵。

    另一边贾母一大早便收拾妥当,带着家里的诰命,坐着八人大轿,去宫里朝贺。领了赏赐后,便直接到了宁府这边,贾敬,贾珍,贾蓉迎在门口,将老太太迎了进去,直接到了暖阁才下轿子。

    贾珠,贾琏,贾蓉等族中弟子,早已在宗祠中等候。贾氏宗祠在西府一个独立的院子内,五间大门,门匾上乃是衍圣公孔继宗书写的“贾氏宗祠”四个大字,门下是一对长联:“肝脑涂地,兆姓赖保育之恩;功名贯天,百代仰蒸尝之盛”,也是衍圣公所书写。

    进入院内,抱厦前有一幅九龙金匾,乃是先皇御笔,写道:“星辉辅弼”,下配一幅长联:“勋业有光昭日月,功名无间及儿孙。”

    再往内,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,写道是:“慎终追远”。旁边一副对联,写道是:“已后儿孙承福德,至今黎庶念荣宁”,俱是御笔。

    一门双国公,此等尊贵荣耀,宗祠当中可窥一二。

    宗祠之内,以贾敬为首的贾氏子弟献爵叩拜结束之后,众人又围随着贾母来到正堂,给祖宗敬献供菜,每一道菜有低辈子弟传至高辈子弟,最后由贾母放置供桌之上。规矩繁多,但是不杂乱,数十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

    祭祖结束之后,年岁已高的贾母由王夫人扶着回到东府休息,西府这边贾珍和尤氏继续张罗着后续章程。

    贾珠,贾琏则留在西府陪贾敬,贾珍吃了两杯酒后,告辞返回。

    回到东府之后,贾珠、贾琏就直奔贾母处,到了正厅。此时贾赦,贾政已经在厅内,贾珠,贾琏,宝玉三人先给贾母贺岁磕头,接着元春,迎春,探春几姐妹又给贾母行礼磕头,贾母笑呵呵地散着压岁钱。

    正当屋子里人说着吉祥话时,贾敬带着西府那边的子弟,来给贾母贺岁磕头,众人又一起行了礼,贾母这边又是散着金银,荷包,摆起了合欢宴,场面喧闹热烈。

    接下来几日,各种相互摆酒吃酒,来往不断,忙着不能停歇,这是一种礼仪,更是一种交际,这种交际在勋贵圈子里更是尤为重要。

    贾珠这几日,也受邀吃了好几回酒,一次是北静王水溶的帖子,另一个东平郡王的帖子。水溶且不多说,他一直挺热衷做东道,请客聚会,彰显自己的影响力,遇到过年时候,更不会错过。但是东平郡王的东道还是比较少见的,而且他和贾珠也不很相熟,上次见面还是水溶在宝翠楼设宴请客那次。

    再有就是保龄侯府的宴席了,这是老规矩,作为姻亲世交,过年走动自然是在所难免。除了吃饭,贾珠另一个任务就是受老太太嘱托,把史湘云接回荣国府。

    最后,贾珠自然免不了要给老师李守中拜年了,李守中对贾府最近的变动也是有所耳闻,和贾珠也私下谈了一些,做了一番指点。在后宅拜访师母的时候,贾珠也见到了多日未见的李纨,半年多未见,这丫头越发成熟丰腴了,曲线更加婀娜,越发惹人躁动。

    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之后,这种人情往来才稍稍停歇下来。

    过完年后,天气也渐渐暖和了起来,京都城的大街上走动的书生士子也渐渐多了起来了,毕竟四月份中旬,就是大周崇文七年的会试,算是鲤鱼跃龙门的最后一步。

    为了有时间适应和温习书本,大多数士子都会提前一两月来到京都城,有的士子甚至在年前就已经到了京都城,一方面时间更加充裕,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一下京都城繁华热闹的过年气氛。当然,能提前来的,基本上都是家里不差钱的,毕竟在京都城住上一两个月,这可是一笔不菲的花销啊。

    这时候就体现出贾珠这些京畿地区的学子优势了,既省下来了住宿花销,又免去了长途奔波的劳碌,这可能就是有学区房的好处吧。w~

    贾珠自然也不敢托大,又回到了往日那种悬梁刺股的读书生涯中,每日定时定量地背诵一些经义文章,做固定量的经义考题。每隔三日去一次李府,请李守中批阅指点。循环往复,日日不缀,备考会试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