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红楼一甲子 > 第十一章 文华远播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近日来,京都城的士林刮起了一阵风,并且从京都城向周边四散而去。

    这股风来源于宝翠楼传出来的一首诗——将进酒。如今京都城的书生学子无人不知“君不知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;无人不知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;也无人不知贾珠贾不器的大名。更有传闻说,有富商愿意出一万两银子购买这首诗的原稿。要知道就算在花销较大的京都城,一两银子也够一家三口一个月吃穿用嚼了。

    这一日,贾政正在书房内看书,门下清客却突然造访,一进门就拱手贺道:“政公,恭喜恭喜啊!”

    贾政疑惑问道:“不知道何喜之有啊?”

    这清客说道:“政哥有所不知啊,如今这京都城都在传颂一首诗,此诗可谓是旷古绝今,百年难遇的好诗啊。”

    “哦?不知道是何诗啊?”

    “政公莫急,带我写下予政公一看便知。” m.a

    贾政也是好奇心大起,即刻宣人笔墨伺候。”

    不一会儿后,贾政拿着诗,吟读起来。贾政本就是喜好读书之人,其中更是崇奉名诗佳词,这一读,就爱不释手,反复吟诵,停不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、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”、“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”。

    “好诗,果然是好诗,真可谓千古绝唱啊。”

    那门客接着说道:“政公可知此诗何人所做?”

    “哦?这首诗是哪位名家所做?”

    那门客神秘一笑,说道:“说起来,这人政公还认识。”

    贾政闻之眼睛一亮,追问道:“我认识?我竟认得此等大才?”,贾政在脑海里将认识的富有文华之人都过了一遍,可是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写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才来。

    “政公不知,这首正是令长公子所写。”

    贾政一愣,惊诧地说道:“珠儿?他写的?”

    “这首诗正是令公子当日在宝翠楼所写,这几日传遍了京都城。”

    贾政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之色,喃喃说道:“珠儿,竟是他写的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在下才要恭喜政公,家出雏凤,文华鼎盛之家啊。”

    贾政依旧是满脸震惊之色,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,半晌之后,唤人说道:“来人,速速去传大少爷来见。”

    不一会儿,小厮回禀道:“回老爷,大少爷不在府里,他院子里的人说,大少爷今儿一早儿就出府去了祭酒大人府上。”

    贾政闻言,点了点头,说道:“知道了,你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且说贾政一直反复吟诵诗词不谈,此时贾珠正在李府书房当中,和李守中一边下棋一边说话。

    “老师,那晚的情况大致就是如此了。”

    听完后,李守中点了点头,说道:“火候差了一点,痕迹太明显,太过刻意了一些。原本世交,你这般举动,太过突兀。”

    “老师说的是,学生记住了。老师,你可熟悉周鹤寿此人?”

    李守中略微沉思,一会后开口说道:“有所耳闻,此人为人圆滑,但是大是大非倒也能分得清,总得来说品行还算可以,也算是一个能做事的人。”

    “那老师可明白,那晚他为何前去赴宴?和水溶搅和到了一起。”

    李守中呵呵一笑,说道:“所以说,你对水溶的看法还是极准的,此人成不了大器,玩这些手段,别说朝中阁老了,连周鹤寿这样的人都能将他玩得团团转。周鹤寿此人无论属于哪一边,但是肯定不会站到北静王那一边,不出意外,那晚宴会的一举一动,都已经被呈到了圣上面前。”

    贾珠闻言点了点头,这一点他不奇怪,作为整个帝国的掌控者,做到这一点轻而易举。

    “不过对于你而言,倒是不是什么坏事,你这一闹,圣上对你也会定有所耳闻,而且想必印象也不会太差。不过,你这小子,平日里连老夫都没有看出来你能做出这样的诗。要不是这首诗从未读过,老夫我都以为你是抄的。”

    贾珠听了后,有一些不好意思,可不就是抄的么,只是抄的手法太高级,没人能发现罢了。

    “嘿嘿,这个诗词乃是小道,经义文章才是正道,这些小道平时玩乐而已,不提也罢。不提,不提,嘿嘿。”

    “此言差矣,诗词一道虽是小道,却有大用,乃是传播才名的最佳手段。如你一般,经此一首诗,你的名字必为不少士人所知,响彻士林。而这对你日后科举是大有毗益的,也是为何每年秋闱春闱之前,举行那么多文会的原因,各方士子争相参与的原因了,交**益是一方面,更多地是为一个“名”字。”

    贾珠闻言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“如今你想带领贾家走出另一条路,那么无论于家中或者朝中,你都需要一些资本,特别是于朝中,就算你不能发声,但是至少要能听到一些声音。那么科举之途于你而言,是越快越好。本来此次下场,只是让你去试试,积累一番经验,但是如今看来你却要好好把握了。”

    贾珠闻言正色道:“学生明白,接下来一段日子,学生必将专心苦读,不负老师期望。”

    李守中也是点了点头,道:“既然如此,我回头让你师母收拾出一个院子来,这些时日你住我府上吧。”

    贾珠闻言大喜,站起来谢道:“学生多谢老师大恩。”

    时间飞逝,转眼间,已是进入了夏末,酷暑之气也是渐渐消退,距离三年一次的秋闱只有两月不到,一月有余。

    京都作为京畿地区的考点,此时已经积聚了不少文人士子,京都城当中的各大酒楼都是人满为患,每日里大大小小的文会更是数不胜数,名篇佳句更是屡见不鲜。

    不过今年对于众士子,特别是善于诗词之道的士子来说感到特别郁闷,因为有一座大山压在他们的头顶。每当他们作出得意之作,享受周围人称赞的时候,总有好事者说道,“再好能好过将进酒?”偏偏这还不能反驳,因为确实难以超越。

    所以不少士子对于作出将进酒的贾珠是又嫉又恨,嫉其诗才,恨其夺名。几乎每个文人士子都想见上一见这个贾珠贾不器,想与之一比高下,若是赢了贾不器,那便可以踩着他的名气,平步青云,名声大噪。

    只可惜,这贾珠贾不器整日里,不怎么出门,更不参加什么文会,只听说跟着祭酒大人读书进学,备考乡试。

    不过近日传来消息,因为正值乡试前夕,加上又临近中秋佳节,朝廷打算举行一场规模宏大的文会,广邀文人士子参加。还听说这场文会由圣上亲自提起,令长公主殿下主持,其规格不是一般文会可比。若是在这场文会上拔得头筹,定能直入圣听,名扬天下,于科举一路可是大有毗益,因此众士子无不跃跃欲试。

    更有人听说,长公主殿下亲自下了名帖,邀请贾府贾珠前来参加。这一下在众士子当中引起轩然大波,贾珠更是处于风口浪尖。有不少士子,愤愤不平说道:“这贾不器何德何能,竟能让长公主殿下亲自下名帖邀请。”也有不少自负才学的士子觉得这正好是一个机会,在这万众瞩目的时刻击败贾珠,借此扬名。

    一时间,京都城纷纷扰扰,气氛越来越热烈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