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吃早饭时,王美人明显有些失落,同意归同意,可她到底是一个母亲。
“娘,我又不是明天就走了,这地方没选好,房子也没影呢。再说了,父皇也没同意呢,再怎么样也到夏天了。”李恽安慰王美人,“再说了,这又不是去封地,等闲不能回来。即使我出去住了,也会时常回宫的。”
王美人对李恽笑笑,道理她都明白,可人的感情哪有道理可讲。
吃过早饭,李恽来到太极殿。
李世民刚下朝,在书房里和大臣们商讨政务。李恽在旁边找了个阴凉地儿待着,看着长长的阶梯发呆。太极殿虽然在皇宫里,却不属于内苑,而是在宫城里面。与太极殿同在宫城的还有东宫和掖庭宫,东宫自然在太极宫东边,掖庭宫位于太极宫西边,里面多为罪臣妻女。三省六部,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,以及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部,每部各辖四司,共为二十四司。
李恽在皇宫里生活了六年时间,也只是去过工部罢了。他一直不能理解那些穿越前辈们的行为,口口声声说着不想当皇帝,却没事儿就去这些地方刷刷存在感。这大概就是嘴上说不要,身体很诚实吧。
书房里响起大臣们告退的声音,李恽才回过神来。往旁边躲躲,等大臣们离开。
李恽到李世民书房,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通报的。不过,李世民书房的门槛确实高,即使来过很多次,还是有些不习惯,看来门槛高的含义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“父皇,儿臣有本奏。”李恽进入李世民书房,恭恭敬敬行礼。
“有话就说,别搞这套。”李世民看了李恽一眼,颇为嫌弃地说道。李恽行礼确实不怎么标准,有种东施效颦的感觉。
“儿臣确实有本奏。”李恽把昨天夜里写的奏折拿出来,又向李世民行礼。
这下不光李世民奇怪,后面记录李世民起居注的史官也有些奇怪。
李世民看李恽样子认真,不像嬉闹。也摆出皇帝的架子,说道:“呈上来吧。”他身后的小黄门接过李恽奏折,递交给皇帝。
记录起居注的官员也打起精神来,以前李恽来找李世民他一般是不记录的。一个爱耍无赖的皇子,一个不讲原则的皇帝,实在没有记录的必要。况且,这两个人常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弄得鸡飞狗跳的。
李世民打开李恽的奏折就皱起眉头,说道:“你看看你写的这几个字,跟鸡刨的似的。”
“嘿嘿,字不重要,看内容,看内容。”
记录起居注的史官皱起眉头,思索这两句话要不要记录。最终写了几个字:“帝斥其字,恽愧尔。”
李世民耐下心,想看看李恽要闹什么幺蛾子。结果,越看越惊奇。“这世上真有你说的这东西?”
“不是把怎么烧制都写折子里面了吗?父皇找人试制一下便知。”李恽说道。其实也不是什么花哨东西,就是水泥而已。
李世民看完奏折,合起来。询问李恽:“你今日向朕献这东西,可有什么要求?”
“父皇英明。其实儿臣也就两个要求,第一,儿臣想去庄子上住。第二,儿臣想用这水泥建自己的府邸,这样一来,也帮父皇验证了水泥是不是真如儿臣奏折里写的那样。”w~
“用水泥建府邸倒是可以,只是干嘛非要去庄子上住?你母妃能同意吗?”
“母妃已经同意了,只要父皇答应就成。儿臣之所以想去庄子上住,主要是向往山水之乐,顺便试验一下我关于农事上的一些想法。”李恽尽量把自己的目的说的高大一些,又不能太过,得有谦虚的姿态。
李世民思索再三,缓缓说道:“那就去城外住吧,你这几天去看看想住哪里,回来告诉朕。”
“谢谢父皇!”
李恽一听李世民答应了,哪里还愿意在他书房里待着,扭头就跑了。
李世民把李恽的奏折交给黄门,让他誊抄一份,又命人去把刚离开的几位大臣请回来。
房玄龄,杜如晦,长孙无忌等人还没走远,年纪大了,脚力渐衰。太监追上他们,告诉他们皇帝召他们入宫,有要事相商。几人互相看看,都一头雾水。这才刚刚离开,怎么又给召回去了。
几人到了太极殿,李世民书房,刚要行礼,就被李世民拦下了。赐座之后,把黄门誊抄的奏折交给几人传阅。房杜等人看的时候,李世民也不说话,只静静地品茶。
待几位大臣都看了一边,李世民说道:“几位有什么看法,说说吧。”
长孙无忌先开口:“陛下,这奏折不知和人所上?行文浅白却通俗易懂,虽不华美却胜在朴实。”
“哼!算了,是一怪人写的,不值一提。”李世民不打算解惑,几人自然不会再问。
房玄龄说道:“奏折中所说水泥一物,不知此物可确实能制出来?”
李世民把制造水泥的方法隐去了,几人自然不知道。
“应该是能制出来的,这个人虽然没正形,却断然不敢骗朕。”
“那这水泥当为国之重器,建城修路,都大有裨益。”杜如晦接着李世民的话说道。
...
李世民和大臣们商量什么,李恽并不关心。他沉浸在日后美好生活的遐想中,不知不觉就到了东宫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