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自来到一旅店服下丹药,于头便睡了过去,他睡得很香。
一镇上农院,魏宁静在院中帮老妇洗衣。~
自十五来借宿,这几日更是给老妇人留下不少银子。
老妇人有个儿子,早年被抓去当了兵,偶尔写封信让人送回来,老妇见信便代表着儿子还活着。
只希望有一天,儿子能够平安归来。
老妇平常的花销离不开帮大户人家洗衣服,自魏宁静来了,老妇倒是轻松了不少。
十五牵了一匹高头大马回到农院,见两人刚把衣服洗完晾上,言道:“宁静,你看我给你带什么回来了?”
“是马。”魏宁静见马后径直走了过来,“怎么才一匹?我骑了马,以后你岂不是要走着?”
老妇一旁边搭晾衣服,听魏宁静言语,故而有心提醒魏宁静。
老妇望马言道:“此马金中带黑,乃漠马,来自于南漠沙族,算的上是一匹良驹。道长今日回来的早,有空不如去漠地看看,那里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,沙镇最烈的酒,最贵人家,都喜欢聚在那里赛马。”
“漠地?”
这几日魏宁静一直待在家,对漠地一无所知,十五只听说过漠地。
骑马快行三日,便可通过漠地,那里是沙族,已经不再是大唐的国都。
沙民便是生活在漠地中的民众,出了漠地,是一片断断续续的的绿洲。
沙民便生活在那绿洲之上。
魏宁静跟着十五出了沙镇,“你要带我去哪?”
“护法!”
十五将魏宁静扶上马,刚欲牵马向前,魏宁静言:“停停停……我没骑过马。”
“我也没骑过。”
“那你还寻匹马回来,难道我们以后要牵他赶路?”魏宁静问言。
十五言语道:“它刚开始不听话,我给他吃了一些干果,它拉了几次肚子,通了灵,老实了不少。”
“我是怕高!”
“那我抱着你。”
十五上马后,魏宁静感觉到背后有了支撑,心中安稳了不少。
两人骑马来到一阴神祠,两人下马后,十五安排道:“今日,接了一个活,需要去阴间走一走,我们进祠,你护住我的肉身,莫让妖邪靠近。”
“好!”
阴神祠内,十五灵魂出窍,
白天,十五遇到两奇怪的人,一为湖某,能记得前生三世的事。
第一世是县令,乡试中作同考官,负责阅卷。
另一人叫兴于唐的名士,在考试中落第,冤愤而死,拿着自己的考卷到阴司里状告湖某。
兴于唐的诉状一投,和他患同一种病死去的冤鬼,成千上万,共同推兴于唐为首领,结成同伙以作响应。
湖某便被摄到阴司中,和众鬼对质。
阎王问他道:“你既然负责评阅文章,为什么革除名士而录取平庸的人?”
湖某叫屈说:“我上面还有主试官,我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。”
阎王便发签,命小鬼去拘拿主考官。过了很久,将主考官拘来,判官告诉他湖某的辩解,主考官说:“我不过最后汇总,即使有好文章,?官不推荐,我又怎么知道呢?”
阎王道:“这件事你们不能互相推卸责任,都算失职,按律应受笞刑。”
刚要施刑,兴于唐不满意,大声鸣起冤来,两阶下的众鬼,万声响应。阎王问兴于唐缘故,
兴于唐大声说:“笞刑太轻,应该挖出他们的双眼,以作为不识文章优劣的报应!”阎王不同意,群鬼号叫越发猛烈。
阎王说:“他们不是不想得到好文章,只是见识太鄙陋罢了。”
众鬼又请求剖出他们的心,阎王迫不得已,只得命小鬼剥去考官的衣服,用刀剖胸剜心。
两人滴着鲜血,嘶呀痛叫,众鬼方才高兴。
纷纷说:“我们终日在阴间里气愤烦闷,没有一个能出这口气的人。现在多亏兴先生,才消了这口怨气!”于是哄然散去。
湖某受刑毕,被押投到陕西,托生为普通百姓的儿子。
长到二十多岁,正赶上家乡闹土匪,他被掳入贼寇中。
官兵前去剿捕,俘虏了很多人,湖某也夹在里边。
心里还想自己不是贼,希望官府能辨认出来释放。
等看到大堂上坐着的审判官,年龄也是二十多岁,仔细一看,却是兴于唐。
湖某大惊道:“我合该死了!”不长时间,被俘虏的人全部释放了;最后是湖某,审判官不容他申辩,立命杀了。
湖某冤魂到阴司中,状告兴于唐。
阎王没有立即拘拿兴于唐,等到他官禄享尽,迟至三十年后才勾来阴司,两人当面对质。
兴于唐因乱杀人命,被法托生为畜牲;考察湖某生前的行为,曾打过父母,罪行和兴于唐均等,也罚作畜牲。
湖某恐怕来世再遭报应,清求托生个大畜牲。
阎王便判他托生为大狗,兴于唐为小狗。
大狗生在顺天府的一个市场中。一天,大狗卧在街头,有个南方来客牵着一条金毛狗,只有狐狸那样大。
大狗仔细一看,正是兴于唐。心里轻视它小,一口咬住了它。没想到小狗反咬庄了大狗的喉咙,吊在大狗的脖子底下,像个铃铛一样。
大狗嗥叫着翻滚扑腾,市场上的人怎么也分解不开,不一会,两条狗都死了,又一块到阴司打官司,各说各理。
阎王说:“像这样冤冤相报,何时算了!现在我为你们和解。”于是判兴于唐来世做湖某的女婿。
此后,湖某又托生。
二十八岁时,考中举人,生了一个女儿,长得十分文静漂亮。世族大家争着提亲,湖某一概不答应。
一次他偶然经过邻郡,正赶上学使定等公布岁试考卷,一个姓兴的列一等卷第一名,是兴于唐。湖某将兴于唐请到旅舍,殷勤招待。
打听他的家庭情况,知道还没成亲,便将女儿许给了他。人们都说湖某爱才,却不知这是前世的姻缘。
不久,兴于唐将湖某的女儿娶了去,两个人感情很好。但兴于唐常常依仗着自己的才气,慢待老丈人,经常一年都不到丈人门上。湖某也忍了下来。
后来,于兴唐中年失意,屡考不中,湖某千方百计替他夤缘,才使他科考得志,如愿以偿。从此以后,翁婿和好亲如父子一般。
可好景不长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