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陛下心忧边境,遣将吏发卒治塞,这是边民的大惠。然而今天远方的士卒守塞,一岁交替,不知胡人的能力。无法与胡人匹敌。,不如选举长期守边的人,使他们在边境成家立业,并设置高城深堑,在要害之处,边境通川之道,设立城邑,每城不下千家。平时耕织,战时保家卫国。
具体的方式就是,先在边塞建立城池,准备好耕田之具,招募平民,免罪拜爵,复除其家征役。并送给他冬夏衣及?食,使一年能自给就可以。塞下之民,禄利不厚,不可使他久居危难之地。胡人入寇,能保证不被胡人抢走粮畜的,将其中的一半赏赐给他。县官可以折价为赎,不令失望。这样一来同邑之间互相救助,赴胡不避死。当然这并不是为了保全主上的德义,而是为了他们亲戚保全互利其财。这与东方的戍卒,因为不习地势而心畏胡骑相比,功差万倍。
以陛下之时,徙民实边,使远方无屯戍之事,塞下之民,父子相保。再无系虏之患。利施后世,名称圣明。这与秦行怨民,可是相去太远了。”
皇上从其言,招募民众迁徙塞下。晁错再次上言说,陛下募民实塞,使屯戍之事益省,输将之费日寡。这是天大的实惠。下吏诚能称厚惠,奉明法,存恤所徙之老弱,善遇其壮士,和辑其心而不侵刻,使先至者安乐而不思故乡,则贫民可以相募而劝往了。
臣听说古代迁徙民众的人,先相度阴阳之和,尝其水泉之味,然后营邑立城。治里割宅。先为他们建筑室家,安置器物。使民至有所居,作有所用。这是百姓所以轻去故乡,而归新邑的原因。另外还要为他们设置医巫以救疾病。以修祭祀。这样一来,他们男女有婚,生死相恤,坟墓相从,种树畜长,室屋完安。这样才可以使百姓乐其处而有久居之心。臣又听说古代的人制边县备敌,使五家为伍,伍有伍长。十长一里,里有假士。四里一连,连有假五百。十连一邑,邑有假候。都选择邑中的贤才担任。他们都是习地形,知民心者,居则教民射法,出则教民应敌。因此卒伍成于内则军政定于外。服习已成,就不要再令他们迁徙。幼则同游,长则共事。夜战时互相知道声音,就足以相救。昼战时互相认识,欢爱之心,足以互相为对方而死。如此而劝以厚赏,威以重罚,则无所不利、
另外,所迁徙的民众,不是壮而有才的,但费衣粮,不可重用,虽有才力,不得良吏,也不会有功。陛下绝匈奴,不与他和亲,臣窃以为他今冬一定会南来,想要立威,就要给他重创。如果他来而不能使他困顿,反而让他得意而去,以后就不容易使他臣服。“
晁错为人峭直刻深,以口辩得幸于太子。太子家号称他为智囊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