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楚军战意更加高昂,认为肯为汉王战者皆汉军耳。
可很快项羽发现不太对,不仅西魏军、韩军退却,汉军亦退却,项羽一时间不知该击何处。
由于知晓自己兵力的多寡,故而项羽不打算分兵追击,此时他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,董翳。
项羽心中的那股被压抑的怒意开始暴涨,此刻的他本在一心战汉军,怒意暂时忘却,但看到董翳心中的怒意又出现。
项羽怒道,“昔日子为秦将,乃天下诸侯公敌,吾受降封子为翟王,为何叛我?”
话音未落,手里的霸王枪已隐隐发出龙吟虎啸之声,可以想象,死在这杆霸王枪下的人不知有几何。
此枪如动,董翳之命今日必留在此地。
董翳立刻解释道,“大王,翳并非从汉,大王令臣南面称孤,乃千世之恩,然汉王霸占臣之地,将臣赶出上郡,无家可归,臣忍辱偷生,只为见大王,望大王助臣复国灭汉。”
不用听完,从语气中项羽已知董翳之意,董翳言毕,一表对楚的忠心,对汉的恨意,似乎在说他董翳从未叛楚,只为留命杀回关中。
董翳的话虽然让项羽手中的枪渐渐熄灭战意,但项羽那双瞳中的疑虑并没有消除,尤其现在楚汉之争尚未明朗,在尚未擒杀刘邦前,项羽不愿相信叛变者。
董翳自陈无叛变,怎能保证不是遮眼法,项羽的眼眸里还带着怒火,董翳知道还需要拿出诚意,才能再次得到楚的庇护。
董翳道,“大王,臣与司马欣有一计,可大破汉军,活捉汉王。”
这句话才让项羽眼眸里的怒意和疑虑减少,静静的等待董翳的献计,示意董翳继续说下去。
董翳立刻将计策和盘托出,“汉军兵力数倍于楚,楚欲擒汉王,需速胜,绝不能给汉王组织反击之机,故而吾与司马欣商议,由司马欣将汉军引向谷水、泗水二岸的低洼处,其军多步卒,楚可利用较高地势以铁骑俯冲而下冲杀汉军,将汉军挤入谷水、泗水,以水破之,纵使诸侯军有百万岂能挡大水之无情。”
计策内容大致讲完,项羽才将霸王枪交由两旁数名勇士抬到一边,放在兵器架上。
项羽自知三万精锐难以尽破数十万汉军,在项羽的心中原本所想只是将汉军击败,击溃而逃,甚至能直接擒杀刘邦即可。
完全将五十几万的诸侯联军全部杀掉那是不现实的,三万去打号称六十万的大军,这种比例,总是站着不动,杀也会杀累。
纵使留齐的兵马回抽一部分,也不过六七万,不敢抽调太多,因为还有齐军一直在楚纠缠。
能击溃已经是奇迹,要大杀诸侯军不太可能,除非击降他们,然后再坑杀之。
可坑杀降军并不容易,往往是在敌弱吾强的情况下方可,现在是汉强楚弱,杀降如果不能迅速完成,一定会酿成灭顶之灾。
当年那二十万秦军,亦不过坑杀心中不满极欲哗变的五六万降军而已,是采取杀一儆百的策略,而且其中坑杀的多为五百主以上级别的将领。
不满的秦将皆杀之,秦军自然变得老实,不然项羽入关中何来四十万大军。
如今董翳和司马欣提出用水来助攻,这的确是一个打的汉王元气大伤的好策略,也是好时机。
现在刘邦在外,只要能用何时的计策围住汉王,引汉军来救,然后将汉卒多击下谷水、泗水,那么必然可以将汉国彻底打垮,打的汉王再无还手之力。
如果只是击溃而逃散,只要刘邦不死,还会散而复聚,如果再让刘邦回到关中,那么再想重挫刘邦就难上加难。
项羽心动,看着董翳,“翟王如何引汉军向谷、泗水退却,如此险地,狡猾之刘邦岂会上当。”
董翳道,“司马欣以楚军情报诱之,故而需大王配合。”
董翳便将司马欣的交代告知项羽,为让汉王觉得走出一个不错的决定,需将西楚的一个重要军情告知刘邦,还有彭城附近的地形图亦需假意传至刘邦手中。(m.a
在司马欣建议刘邦以谷水、泗水沿岸摆兵布阵,来激励汉军勇战时,有一个人差点推翻司马欣的建议,那就是叔孙通。
叔孙通反对司马欣的建议,“臣曾事项王,知项王有一支三万精锐铁骑,乃精兵之精锐,不仅全以旧秦兵器库来装备,还配有上好的匈奴马匹,皆乃戍边长城军秦军之战马,可日行千里……”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