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觉得是连番刺激,使得皇帝变得决绝。
“尔等欺君罔上,事到如今不知悔改,居然还勾结在一起,集体辞官,逼宫威胁?”
崇祯手持方天画戟,眼神有如万年不化的冰雪,令人一触就遍体生寒。
“饶命,陛下饶命,臣不辞官了,臣不辞官……“
“臣不敢了,臣再也不敢了。”
“陛下开恩,陛下开恩……”
“陛下息怒,臣等有罪……”
百官全都吓死了,不少人嚎啕大哭,不断磕头求饶。
崇祯从心底鄙视他们。
果然是一群见血就怂逼的软骨头。
这些大多是自私、软弱、无能的文人,却掌控大明与亿万苍生的命运,决议军国大事。
真特么可笑。
重文轻武的思想,是弊病根源。
重文必然导致人才为了出人头地,不练弓马,放下兵书,一窝蜂去读圣贤书,考科举。
甚至武将世家子弟也是如此。
后世那样的和平年代,为发展经济,暂时重文没有问题。
但战争年代,华夏周边群狼环伺,重文轻武制度下,久而久之,国民战斗力普遍下降,国家整体战斗大幅削弱,悍勇的战斗精神也渐渐弱化,能征善战的猛将和士兵越来越少。
只会空谈误国,道貌岸然,自以为是的文人,倒是愈来愈多。
满清虽是穷山恶水出来的少数民族,却搞全民皆兵,全力侧重武力,一旦崛起,势不可挡。
当然,真正罪恶的,是满清贵族。
建州女真统一辽东各部落的过程,也是满清平民血流成河的过程。
无数满清平民,被努尔哈赤家族的野心与贪婪裹挟,绑架在战车上,不断送命消亡。
而大明只要重文轻武不变,还是会很快灭亡,华夏生灵涂炭,惨遭侵略,之后的清军,八国联军,日寇侵略者等,送给华夏大地一部一部血泪史,汉家遭受灭顶之灾,几乎被毁去文化根基。至今依然有人以满清秃头发型为美,歌颂美化满清宫廷的剧目比比皆是,还有以为马褂唐装就是汉家民族服饰,简直是汉家悲哀。
想振兴大明,就必须彻底改变。
以武为尊,以文为辅。
武力才是一切。
只要不是和平年代,只要世界上还有野心民族觊觎大明江山,那大明就必须无限发展武力。
吟诗作对,附庸风雅,回家里和青楼玩去。
勾心斗角,权谋诡计,滚去对敌国释放。
在朕的朝堂,只谈兵武与帝国的发展,唯才是用!
当然,一口吃不成胖子,要一步一步的实现。
今天打压这**臣,清理朝堂,就是迈出第一步。
多几百年的眼光,全新的认识和大局观,让崇祯形成一套在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强国理论。
思绪一瞬而过。
崇祯冷冽目光扫视,仿佛有一股浩然霸气喷薄而出。
“锦衣卫何在!”
“臣在。”
戚元辅领着一群锦衣卫轰然应诺,快步冲进殿堂,围住百官。
“将这些逼宫欺君的奸臣,通通关进诏狱,严加查办,该抄尽抄,该杀尽杀!”
“臣,遵旨!”
锦衣卫架走百多名逼宫朝臣。
诏狱是众臣最恐惧的地方。
在诏狱没有什么刑不上士大夫之说。
所有人都懵了。
不该是杀一儆百吗?
直接杀百啊?
面对掀翻牌桌,杀伐极其果决的皇帝,众人心中惊惶一片。
诛杀百官!
这在历朝历代,从未有过。
一般皇帝都是法不责众,杀一儆百。
他,要杀全部。
“暴君,你是暴君……”
许多朝臣犯下罪孽很多,自知被抓进诏狱,难逃满门抄斩罪名,豁出去大骂一句。
崇祯面不改色,冷笑道:“相比亡国之君,我宁做暴君!”
此言一出。
在王承恩、戚元辅等所有人脑袋中宛若洪钟震响,又如平地起惊雷。
一下子冲破奸臣们营造出的悲戚氛围。
对啊!
文臣叛国献门,京师城破,逼得皇帝命令后妃自裁,皇帝自己也差点上吊而死的绝路,国破家亡。
都到这份上了。
还有什么好顾忌!(m.a
听到皇帝高度赞扬,他们长长的松出一口气,也都跪下来。
“陛下谬奖,老臣有愧。”
“陛下受难,臣等皆有死罪啊。”
崇祯挥了挥手道:“众爱卿平身,朕心里有数。”
接下来。
崇祯提拔重用这二十几位朝臣。
昨夜,已经重用范景文、倪元璐、李邦华,以及他们推荐的贤能。
再加上这一拨,能勉强维持朝廷基本上的运转。
有些部门,暂时停转也没关系,譬如,礼部。
大明冗员太多,关系错综复杂,人多反而不好办事。
现在许多掣肘、阻碍、拉扯大量消除,众臣放开做事,相信工作效率将非常高效,一人可顶十人,甚至一个能臣可顶百人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