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我在洪武开商铺 > 第69章 亭中君与臣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本来回城有两手准备,如果刘强他们到达的时间晚,队伍就走正阳门,那里离皇宫最近。

    如果到达的时间早,可以按计划从石城门进城,沿洪武大街一路向东直达皇城,这样一来便可以让更多百姓一睹国师风采。

    既然确定了路线,云苍山便去着手安排了。

    刘强侧身看向后面的家人,抬手比了一个ok手势。

    看大家情绪都还稳定,果断跟上老朱的步伐,走了没几步便来到了太子跟前,还不等老朱介绍,朱标就向刘强躬身行礼!

    “标,拜见先生!”

    刘强露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,赶忙躬身还礼道:“刘强不敢受太子殿下这般大礼。”

    “国师贵为一国之师,自然受得起学生一拜!”

    “标,久闻国师之大名,亦知晓国师能力超群,见识不凡,对国师一直心怀敬意!”

    “标,早欲瞻仰国师风采,只可惜一直未能得见,如今国师抵京,标甚是欣喜,日后还望国师不吝赐教!”

    一旁的老朱看着礼数周全谈吐文雅神情自若的儿子不禁捋须颔首。

    瞧瞧,这就是朕教出来的好儿子!

    再瞧瞧某人,哼……!

    “太子殿下过誉了,你我本是同龄之人,刘强学识本就浅薄,承蒙陛下厚爱,这才厚着脸皮做了国师,如今已然心中有愧,万万当不起太子殿下的赞誉啊!”

    “国师莫要谦逊,正所谓学无先后,达者为师!”

    “标,愿拜国师为先生,还望先生莫要嫌弃才好。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?”

    太子当场要拜自己为师,这搞得刘强有些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看了看身旁的老朱,见他并无任何反应,想来这件事情,父子二人之间已经商议过了。

    其实国师要比太子师名义上更尊贵些,太子提出这种要求,任谁也说不出反对意见来。

    他也不能一直端着架子,不给老朱留一点面子,只好点头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“那为师便厚颜应下了!”

    “谢先生!”

    “殿下无需客气!”

    “好啦!拜师礼以后再说,还是……”朱元璋话还没说完,他的脸下一秒就垮了下来,只见秦王朱?疽桓鄙敌ξ??哪Q?樟斯?础

    “朱?炯??豕?Γ 

    刘强回礼道:“原来是秦王殿下,失敬失敬!”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其实咱们……,”

    “咳咳……!”

    一旁的老朱故意咳嗽了一下,打断了朱?窘??芽诙?龅幕埃

    朱?鞠诺母厦?笸肆讲剑?肮??∫换岫?倭模?换岫?倭模 

    这时,刚要迈步上前的其他几名皇子也都纷纷停住了脚步。

    老朱有些郁闷,这些兔崽子今天是怎么了,一个个的都跟见了亲爹一样?

    朱宝儿才不管那些,装作一副大家闺秀模样,脚下小碎步紧一番倒腾,这才施施然来到了刘强跟前。

    “强哥哥,你们来啦!宝儿可想你们了,”说着眼泪就要从眼眶中滑落。

    这一幕可把几位皇子看的目瞪口呆,这还是那个宫中孩子王,京城小流氓的福德公主吗?

    老四朱棣揉眼再揉眼,掏耳再掏耳。

    没错,就是她!这位姐姐什么时候转性子了?

    刘强看着宝儿打趣道:“宝丫头,几月不见,怎变的如此乖巧懂事了?”

    “宝儿本来就很乖巧懂事的好嘛!”

    “切……!”

    “谁?”宝儿能转身,眼神死死盯着几位哥哥弟弟!

    二哥朱?荆??缰??,五弟朱????似肫牒笸艘徊剑?ǘ腊阎炖纤纳亮顺隼矗

    朱棣本就站的靠前,比兄弟们多出半个身位,并没意识到自己被二哥坑了,还在那悠哉悠哉的撇嘴看戏。

    等宝儿姐那犀利的目光,落在自己身上不动时,才发觉事情不对劲,赶忙往左右一瞧,“卧槽!人呢?”

    “姐,宝儿姐,冤枉啊!是二哥,是他!”

    朱棣颤抖着手指头,一脸气愤的指着二哥朱?镜?“二哥,你往后躲什么啊?”

    一旁的老朱反而有些诧异,刚才的一幕他可是看的清清楚楚,自己家的老二向来反应迟钝,(说白了就是有一点点蠢笨)今日反而摆了最精明的老四一道,这真是太有意思了!

    朱?咀笥铱戳丝矗?桓辈还匚沂碌哪Q??霸趺戳怂牡埽慷?缫恢泵欢?。 

    “你……!”

    “宝儿姐,真的不是弟弟啊!”

    宝儿冲朱棣比了比小拳头,大概意思是,“你小子给我等着,待会有你好看!

    如今刚刚十一岁的朱棣,想起平常被这个武力值奇高的姐姐爆揍的那种滋味,他都快吓哭了!

    刘强被这一幕整得啼笑皆非,这一家子也太有意思了吧!

    老朱看不下去了,“好啦,你们都赶紧过来给国师见礼。”

    等皇子和刘强互相行完了礼节,皇室里面只剩定妃还在一旁。

    宝儿拉着刘强的胳膊,来到了娘亲跟前,“娘,这就是强哥哥了!”

    刘强可不清楚金女侠和老朱之间的恩恩怨怨,这也是第一次见到宝儿真正的娘亲。

    既然她是柳飘飘的师妹,那也就是唐彩莲的师姨了,既然有了这层关系,有大腿不抱那不是傻子吗!

    刘强打定主意,开口道:“小子刘强,见过金姨!”

    金巧娥听到这声金姨稍稍有点愣神,看了人群里的唐彩莲一眼,小声道:“你倒是会攀关系,事情你都知道了?”

    刘强小声道:“小子知道了,金姨怎么能乱点鸳鸯谱呢?”

    “别得了便宜还跟这儿卖乖,就说你喜不喜欢吧?”

    刘强心想,哼!我还得谢谢你不成?

    下一刻,只见刘强笑嘻嘻点头道:“谢谢金姨,小子喜欢!”

    哎……!咱们刘大仙人的脸皮,那真是越来越厚了。

    “这还差不多,以后你要好好待她,要是让我知道你委屈了她……,哼!”

    “小子不敢,小子遵命!”

    “时候不早了,赶紧的吧!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这把站在几米之外的老朱给郁闷的不行,自己要是能打得过这位老婆,非得过去问问不可;你俩到底在那儿说什么悄悄话呢?

    剩下的就是大臣了,全是三品以上的高官,国公,侯爷等等!

    刘强在百官队伍里见到了刘伯温,二人相视一笑,一切尽在不言中。

    这一圈下来,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刻钟,经过了这么多的小插曲,时间也来到了下午的申时三刻。

    如今终于到了起驾回城的时刻,刘强跟在陛下的身后一起向大辂走去。

    刘强被安排和陛下同乘一辆车,皇后娘娘却和定妃同乘一车了,其他人自有礼部安排。

    这种大象拉的车,待会刘强就要上去坐一坐。

    具体什么样?不妨咱们现在就来介绍一下,内容有几百个字,介意的读者朋友可以划过去。

    大辂高一丈三尺九寸五分,宽八尺二寸五分,坐垫高四尺一寸有余,换算成现代的单位,高近四米,宽两米五左右,坐垫高一米三左右,坐在上面可谓是一览众山小,夸张奢华好不气派。

    车子四周垂挂着如意滴珠板,类似现在的流苏,不过这上面的珠子颗颗价值连城。

    坐垫下方,是用红色的油漆涂满的箱子,分为十二部分,每一部分用金粉分别画上麒麟、狮子、犀牛、天马、大象、凤凰、孔雀、白鹤等十二种珍禽异兽。

    大辂有两个车轮,车轮装饰也是非常豪华,车轮外框涂上红漆,有十八根辐条,每根辐条雕刻华美,就连钉子上都有花纹。

    车轮的车心部分,用铜制贴金的莲花花瓣似的轮盘进行装订。

    车的牵引绳用的是皇家特有的黄色绳索编织而成的。

    车上的亭子,高近两米,四周都有柱子,柱子高五尺八寸四分。

    前面的两根柱子上雕刻了很多黄金图案,柱子的上半部分刻的是宝相花,这是一种象征圣洁、典雅的花。

    柱子的下半部分雕刻的是有着龟背图案的锦缎,龟在古代是一种圣物象征。

    柱子的中间,则刻着象征皇家的云龙图案,一根柱子都如此华美,巧夺天工,不得不让人惊叹连连。

    作为车子,舒适性必须也要有,能工巧匠在兼顾华丽性的同时,也得使皇帝坐车的时候舒舒服服的才行。

    皇帝的坐垫质地非常柔软,采用黄线丝带编制而成,框子整体上是红色的,红黄交相辉映。

    此外,在这之上还有一张有花纹样式的红色褥席。靠背上雕刻着涂着金粉的云龙,张牙舞爪。

    座位的附近垂有黄色的花纹帷幔。至于车顶,也是奢丽,盘踞在车顶上的巨大五爪龙涂着黄金,其周围相伴着圣洁的莲花。

    亭子后面竖着两面太常三辰旗,每一面太常旗均用黄色丝线编制而成,也都垂着十二条飘带。

    每一个垂下的飘带的正反两面都绣着一条腾飞的巨龙。

    但是两面旗所表达的意思有所区别,左边的旗子腰部绣着日月和北斗七星,旗子的顶端也是象征皇家的镀金龙头。

    右边的旗子绣着黑白相间的花纹,旗头是镀金的铜戟。

    作者:“抱歉,废话说的太多了!”

    刘强站在车下,抬头看了看拉车四头大象。

    “这也太特么奢侈了吧!”

    “嗯,倒也别说,这几头巨兽确实非常温顺无比!”

    等刘强登上了车顿时觉得眼睛不够用了,看哪里哪里觉得新鲜,一会儿摸摸这儿,又伸手抠抠那儿,尽显一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样。

    内侍官吴显也跟了上来,不过他只能待在亭子外面,蹲坐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时刻听候陛下的差遣。

    刘强好一点,但也只能坐在亭子里面的下首一侧,而老朱则正经端坐在高高的锦垫上。

    这次老朱终于扳回了一局,看着这小子那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样,轻哼一声略做鄙视。

    刘强要是知道老朱此刻的想法,非得当面怼回去不可,你以为就你刚刚那副模样,还能比我好到哪里去啊……哼!

    “杜昂……!”(拟声词)

    此刻,队伍前方传来一声铜锣声响!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