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开车去了市场,花了一百块买了两个炉子还带烟筒,到时候让工匠比着葫芦画瓢,做简易版的炉子,看看好不好用!
考虑到明朝可能没有铁皮做烟筒,干脆买了一万张,老板雇了两辆自带起重机的货车才拉下!
回到库房,货车把东西卸完都中午了!
中午和小松吃饭,问了一下小松准备的如何了?
小松有点灰心丧气!太难了!不接触是没办法理解的,要学的东西太多了,让那边的人学会不太现实,除非我们用傻瓜式的设备,就像手机,有个拍摄记录的功能也就行了,除非找专业的人!
这事儿要不先放放,反正公司又跑不了,你可以跟我去那边生活几天!去那边找找感觉,想想自己最适合干什么!
这回我就是要把太阳能灯,弄到那边,开启大明百姓的夜生活!
对啦!你可以去那边搞宣传啊!弄个剧院什么的,唱歌,舞蹈,舞台剧,相声,说书等等。
既然大明的来不了,这边的可以去大明啊!精神文明建设,同样是很重要的!
哎!不对!想起来了,前几天跟魏知府去一家酒楼吃饭,有几个姑娘跳舞可好看了,电视剧拍的都不对,根本就不是一种类型,你要是拍下来放网上绝对大火啊!
小松听强哥说的这些,激动的不行,也觉得这个想法很靠谱,重新调整心态思考这个问题!
刘强二人回到公司休息了一下,等着灯厂的货,不一会货准时送到,来了五六个工人一起搬运!
两个多小时后卸完车,送走送货的人,把车开进库房,拿下两套炉子,库房从里边锁上,刘强和小松带着俩炉子一起回了大明!
奇珍楼后院自己房间,两人闪身出现,把炉子搬一边,刘强和小松都换上了奇珍楼的制服,来到了院里看了看,没人!
可能都在前边店里,来到店里众人还是忙忙碌碌,刘强给没见过小松的几人介绍,这是林东家,店里我不在时他说了算,几人连忙行礼!刘强对小松介绍了店里的众人!
没再打扰他们工作,刘强和小松去了大街上,打算选选地方,看看以后的剧院茶楼,适合开在什么地方好!
其实东城比赛场附近就不错,以后绝对是繁华热闹所在。
小松饶有兴趣的看着周围的人,上次来就没怎么逛,一路好奇宝宝模样!将我知道的和他一一说明!
刘强想到了牙行!应该去那里问问赵四小兄弟!这可比自己瞎找靠谱的多!
往东走来到府衙附近的牙行,进店看到赵四在记录什么!
赵四兄弟!近来可好!
赵四抬起头,哎呦!刘东家您怎么来了?
呵呵!我来打听铺子!
刘东家还要买铺子?
对!不知东城附近有没有?
有!有好几家呢!
其实这事儿,跟刘东家还有些关系呢!
哦!跟我有关系!有什么关系?
那几家铺子的东家商量好,一块儿把铺子全卖了,拿着钱全去刘东家的铺子买了许多货,听说是运着货去了其他地方卖了。
靠!还能这么整!这样的事情多吗?
有十几家吧!
你带我们去看看!
好嘞!赵四拿起小本本,三人一起去了东城。
往东走了一里,看到三家连在一起的铺子关门出售,自己路过怎么没注意呢?
位置不错,三家加起来面积够大,简直就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啊!不过铺子有点年头了,还得从新开始建!刘强碰了碰小松,怎么样?
小松说道:“位置大小挺满意的,得拆了重新建一个”!
刘强也是这么想的,必须高大上,让人一看就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才行,两人露出笑容。
就他了,这几家我都要了,价钱是多少?
赵四说道:“一千八百两!”
“你不会是看我有钱就狮子大开口吧!”
“哪能啊!这几家后院可不比您的奇珍楼小,所以价钱多了一小点!”
“是吗?进去看看!”
赵四打开门儿,三人走进店铺径直向后院走去。
来到后院儿,地方确实宽敞不少,估算了一下面积,三家加起来长度有七十米左右,宽度有五十米左右,面积相当不小了。
刘强二人和赵四一起回了牙行交了钱,又一同去旁边衙门办理房契,等房契办完天都黑了,拿上房契和钥匙回店里吃饭。
小松说晚上画个草图规划一下,他自己主动愿意弄刘强还轻松点,自己还得教二牛和宝儿写字,昨天第一天就没教成!
回到店里,老李也回来了,问一下今天的情况,一切顺利人也招到了,两人的家离西城门很近,打听了一下人品没问题。
中午码头那里有做饭的摊位,老李就让摊主送三人的饭到库房吃,给两人的工钱是每月四两银子,老李想的很周到。
大家坐在一起吃饭其乐融融,俨然一个大家庭,所有人都很珍惜这难得的时刻,这是对众人一天最好的奖赏!
吃完饭众人各自散去,刘强带着二牛和宝儿来到了自己的屋里上课。
小松自己在一边儿写写画画,规划是剧院的未来模样。
刘强则拿出纸笔,从最简单的字开始慢慢教两人认识,一晚上教十个字就差不多了,再多两个人就记不住了,不光要记住还要会写!
见两位小朋友开始认真写字,刘强来到了小松身旁,见小松在纸上画的还挺是那么个意思,刘强和他探讨起来!
这里是什么样,那里是什么样,这里该有一个什么,那里该有个什么,到最后两个人都满意的看着最后的作品点头,看起来确实挺高大上。
看时间不早了,二牛提着灯笼去送宝儿和她娘,宝儿娘俩的家离店铺不算远,也就十分钟的路程!
刘强和小松在一张床上睡,这张床不大不小刚刚好!两人聊到很晚!规划着未来的路怎么走!会遇到什么样的状况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情。
渐渐的所有人进入梦乡,就这样平淡的一天过去了。
第二天早晨,所有人第八套广播体操跳起!
小松撇了撇嘴,“你就是这么糊弄别人的?”
“那你说怎么办?跳什么?”
“不如我教他们跳第七套!”
“靠,你还不如我。”
哈哈……
吃过早饭,刘强跟老李去了甲六库,最近公交马车,开通了到码头的路线方便了许多,到了库房门口,就见到有两个年轻人已经等在门口了!
让老李把两人支开自己进了库房,看了看库房里空出来的面积,那俩家伙没少买啊!闪身刘强就回到了现代,把库房里那些太阳能灯和灯杆,还有一万张铁皮带了回来!
吩咐老李;如果两人问,就说是昨天晚上刚送过来的。
还告诉老李,自己刚带回来的东西是什么,可能这一两天就会有人拿着自己开的批条来拉,让老李注意。
刘强回头就去了比赛场工地!
其实最近老魏很忙,手底下还有好几个县需要管理,每天大小的事情不断,计算今年的收成税赋等等,冬天百姓需要扶摇役,清理疏通沟渠。
今天廖忠那边,终于把煤炭运过来了,二十多条船,直接停进了东昌湖园区码头,马上陆路的车队也快到了,听说有二百多辆车!
老魏让人去找刘强!
此时刘强正看着三十多辆四轮牛车,在往城外运建筑垃圾,不光拉的多,牛还省力气!
没有重量压在牛身上,牛只要往前拉就可以了!因此工地效率又加快不少!
听到魏大人找自己,刘强来到府衙见到了魏知府!
老弟,廖忠把那个煤炭运回来了。
有多少?
二十条船,两百多车。
还不错啊!
老哥,要不要跟着一块儿去看看?
去,现在就去看看。
二人坐着马车走了半个时辰,才到工业园区的围墙大门前,进到了大门里面,只见一处处正在垒建的工坊旁边,都是忙碌的身影。
马车没停继续往南边行去,不久来到了码头,刘能也在这里,工人扛着装满煤块的麻袋往岸上的煤仓走去,走到里面的煤仓把煤炭倒掉,那里已经倒了一大堆煤炭了,十几条船同时搬运,工人来来回回场面相当壮观!
煤仓被两米高半米厚的围墙围了起来,长宽各五十米,堆个几千吨煤应该是可以的!
只有一个五米宽的出入口,这都是当初刘强设计好的,并排能同时进出两辆马车,下雨也不会把煤冲进湖里污染湖水。
煤场的面积是最大的,毕竟要把蜂窝煤晒半干才能堆叠,这个工作需要看天气,冬天没有雨还好点,夏天一阵雨全泡汤!
喊来刘能,刘强递给他一张刚写好的批条,让他安排一辆马车,去城西运河码头甲六库取点东西,刘能安排人去办了!
刘强还看到了不远处有六个用木头做成的搅拌桶,这是刘强把后世的小型电动搅拌筒给照搬了过来!
搅拌桶直径一米五,里面有螺旋挡板,木桶倾斜五十度角,安放在了一个大木头架子上,还有四个木头做的轮子拖住木桶,一根打磨圆润的木头抵住筒底的中间部位,防止木桶后移!
刘强走到筒后边,后边有个半米的门,打开了可以把拌好的煤倒出来!
还在旁边有一个类似大船上用的方向舵,舵中心有个小齿轮,带动了木桶上围了一圈的大齿轮,这样就能轻易的让搅拌桶筒转起来!
刘强试了试很轻松,大方向舵上的小齿轮转十几圈,木桶转一圈,当时制造出来以后做过实验,一个人轻轻松松就把装有五六百斤泥沙重的木桶给转起来了!
在场目睹的所有人,把发明搅拌桶的人给夸成了千年奇才,简直太神奇了!
这会儿到了中午,和魏老哥跟工人在一块儿吃了顿饭。
去甲六库拉东西的人回来了,我让刘能喊来了几个工匠,现场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做蜂窝煤。
叮嘱刘能尽快生产,之后还会把煤炉和烟筒拿过来,让他们参考着样品去做,做蜂窝煤的工具和做烟筒的铁皮,都在甲六库,需要就去找我,人手不够就去城里招人!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