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十日终焉人物小传 > 讽刺中式教育(三)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我曾在网上刷到过一篇提问帖,标题是:中式教育真有那么差吗?

    在正文中,博主忧心忡忡地说: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已经很好了啊,高考是平民逆天改命的唯一机会,给了很多寒门学子希望,可为什么总是刷到报怨学校的帖子……所以中式教育真有这么差吗?

    我在评论区回复:对。就有这么差。【守护】

    过了几分钟,我的后台消息居然99+了。点进一看,原来那篇帖子爆了,顺便将我的评论也带火了。

    原帖评论区被学生党占领了,往下一滑,几乎每一条都在痛骂中式教育。

    一楼:身为初中生,我每天都很疲惫,每天写作业都要写到凌晨两三点。天天起那么早有什么用?学得进去吗?多睡几分钟都不行?(该楼几分钟后就神秘消失了)

    二楼:我们班上已经有好几位同学因压力大而自残了,上周还有人在数学考场上崩溃撕卷子,整个年级走廊都听得见。(该楼几分钟后就神秘消失了)

    三楼:我自己也是一位家长,每天看着娃的状态,看起来很疲劳的,也很焦虑。都已经很久没看到她笑了。群里的那些家长也很烦。现在的教育体系真的不行,才初中,寒假就只放了七天。一天上那么多课,写那么多个作业,太夸张了,把这些孩子都弄出病来了。(该楼几分钟后就神秘消失了)

    四楼:其实我们当老师的怨气也很大,每天备课改作业的时间其实很少,教案却要写给领导很多篇。(该楼几分钟后就神秘消失了)

    五楼:____________________(留给屏幕前的你填写)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……(点哥请来加班水字数了。让我们一起感谢点哥。既然点哥请来了,那么不妨再水几次。水水水淼淼淼淼淼淼喵喵喵。)

    我退出评论区,心想:这个话题真的落到实处了。

    高考制度到底差不差?

    在我看来,世上没有很绝对的“标准答案”,任何事都有亮面和阴暗面,不能一个“好”“坏”就给它判定死了。

    我先说应试教育的优点吧。

    ……(咋的,不准小爷我水字数了?)

    ……(小爷放水,那又如何?!)

    【优点一:应试教育,是老祖宗给我们遗留下来的珍贵“文化遗产”。】

    古代的人科举,现代的人高考。古代的人凿壁偷光囊营造书地筹备科举,现代的人寒窗苦读百日誓师冲刺高考。

    怎么不算一种“传承”呢?

    【优点二:高考,曾经给过很多学子出路。】

    在那个年代,高考制度的恢复,真给了很多文化青年希望,帮助他们走出了大山。这一点是必须承认的。

    可现在呢?高考还能培育真正的人才吗?

    当年坐在高考考场奋笔疾书的青年们,现在已经好几个孩子了吧?

    当年的看着那么蛮荒贫瘠的大山,现在估计连铁路都修建通了吧?

    时代早就变了。

    【优点三:应试教育,让我们不用为自己思考太多。】

    家长叫我们做什么,照做就是了。教师补充了什么知识点,硬记就对了。又叫我们做一个测试?那么一道题一道题地解答就是了。我们不需要自律,因为教师时时刻刻将我们掌控。我们不需要思考,因为我们的人生,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被规划好了。

    梦想?人权?扯淡!

    你生来就只有一个选择,那就是高考。

    中国人这一生,好像注定与考试过不去啊……

    这就是我们的命。

    ……(多放点水。)

    ……(姑娘若不弃,小生愿再多水点字,优哉悠哉。)

    说完优点再说缺点吧。欲抑先扬。

    ……(水。)

    ……(淼。)

    【缺点一:现在的考试,已经到了极为病态的程度。】

    教师对考试,已经变为了一种执着,一种狂热,一种病态。

    我分享一位书友的投稿吧。

    她正在读初一,但压力已经等于初三了。

    她说,她总觉得这个世界是个游戏,而自己是一个无关紧要的NPC。

    她有一个正在读幼儿园的妹妹,也很宠爱她。每周视频通话时,妹妹都会高高兴兴地向她分享很多好玩的事儿,怎么也说不完。

    直到有一天,妹妹问她:“姐姐,那你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和我分享么?”

    她心底一沉,忽然发现自己的生活一片空白,居然一个值得分享的事儿也没有。

    天天都是考试。

    她经历的考试很多,期末考、期中考、月考……甚至还有周考。

    她周末单休,只放一天假,星期天全天都在学校进行周考。上午考两科,下午考两科,都是标准的一百二十分钟时长,一百五十分制。

    晚上老师讲卷子,对答案,同学们在讲台上交换着改。批改完后,学习委员还要专门将所有成绩统计出来,列出全科年级排名、全科班级排名;单科年级排名、单科班级排名;分数升降情况、排名升降情况……

    甚至连作业都要强行打个分数。

    比如这一页的练习,总共有37道题,那么就一百五十分的总分。因为150÷37并不是整数,所以就按照近似值取整“4”来算,每道题4分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起床、上学、刷题、吃饭、睡觉、起床、上学……她每天都按照固定的程序行动,九年间毫无变化。

    当时我听完后的真实感想是:天天考考考的是真他妈有病。

    月考周考补考晚自习考,甚至连作业都要打个分数。

    意义何在?

    【缺点二:没考太多真正有用的知识。】

    数学确实有用,但我不知道那些绞来绞去的函数公式对生活有什么用。

    语文确实有用,但我不知道那些悲春伤秋无病呻吟的阅读理解题到底有什么用。

    英语确实有用,但我不知道出题老师您非要整一些从来没学过的单词,和大为超纲的题目到底有什么用。您到底是想展现自己精深的学识?还是根本就没有合格的把控学生学习进度的能力?

    至于政治,这门科目有百分之九十都没用,主观题全靠抄选择题。三观需要谁教?纸上谈兵谁不会说?助人为乐谁会真做?

    我们学习的百分之九十内容,都是为了应付考试。

    只为应付考试。

    当你离开高考考场,当你再也不需要回校内卷的时候,你会快速地遗忘那些知识,再也不想翻开那些厚厚的复习资料。你忘却了曾经拥有的那些“知识”,除了一张苍白的成绩单外,十八年的付出什么也没得到。

    我们还敢说中式教育不够失败吗?

    【缺点三:标准答案僵硬死板。】

    记得初一刚接触政治试题时,我遇到了一件至今难忘的事。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,初一的政治题很简单,都是道德题。选择题部分,只靠三观就可以完成了。

    而在填空题部分,什么青春期,什么梦想,什么朋友……直接的,我也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认真填写的。

    可作业一发,我的练习册上,填空题全是叉叉。

    我还没来得及惊讶,政治老师就将我叫到了办公室,说我的学习态度不认真。

    我说我态度不认真吗?我每道题都是认真做了的。

    政治老师拧眉:“都认真做了,为什么还都是错的?”

    我低头看练习册,反反复复读了几遍,结识朋友,追求梦想,面对挑战,应对挫折……每个空都填得很对啊?就算整个世界的三观都出了问题,这练习册上的三观也没毛病。

    政治老师气笑了:“那你翻开教材,看看教材上是怎么说的?”

    她翻到今天上的那一页,然后递给我说:“这练习册上的习题,明明就是教材上的原话啊?照着填都不会吗?由此可见你上课根本就没认真听讲。”

    我感觉不对:“可我为什么非要按照教材上的来填?我说的和教材上的是同一个意思,能将正确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就行了吧?为什么非要按照教材上的原话来写?”

    政治老师看着我笑了。她笑得很无奈,很宽容,仿佛向一个傻子解答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。

    “是你的观点重要呢,还是考试成绩重要?”

    “啊?”我没想到是这个回答。

    “不按照教材上的原话写,你考试是拿不到分的。”政治老师用劝导的,训诫的,理所当然的语气说,“教材上怎么说,你就应该怎么写。”

    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标准答案的可怕之处。

    而后来,我遇见的标准答案越多。

    如果理科拥有一个标准答案,那倒可以理解。一加一就是等于二,三大力学定律如大厦般无可撼动,这些都只有唯一解。

    可我们知道,就连理科也不一定有标准答案。

    欧几里得的第五公设至今无法证明,量子力学的阴霾笼罩物理学界。薛定谔的猫要死不活,双缝干涉实验颠覆认知,光到底是粒子还是波,物理学家闷吵了几百年都没有结果。

    换做人话,就连数学最后一道答题,也经常出现学霸发现一个更优解,数学老师探讨认可后修改答案的情况。

    那么文科,就不应该设那么多标准答案了。

    语言,本来就是一种工具,一种用于表达的工具,它存在的意思就是辅助表达。管它什么正确的语法语序,管它什么正确错误的标点符号,能把意思表达准确,就够了。

    你应该是语言的支配者,而不是语言的奴隶。

    明清时期,八股文曾僵化了无数书生的思维,扼杀了好几代人的创造力。

    而今天,我们的标准答案,和八股文的区别何在?

    【缺点四:极度的分数歧视制度。】

    衡量一个人的标准,只有分数。只有分数。不管他其他方面有多优秀,只要成绩不好,那么别人对他的评价就绝不会太高。

    关于分数歧视,大家都明白,不用多说。

    【缺点五:我觉得现在的考试制度很不公平。】

    就中考体育而言。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