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洛阳的魏王公孙续在调兵遣将,但秦王袁绍没有丝毫担忧。
潼关天险,易守难攻。
何况长安和三辅地区,就有二十万马,还没有算韩遂马超的西凉兵。
公孙续的骑兵有三万,可他也有一万骑兵。
去年他就在想着,是否可以兵出潼关,攻打洛阳,只是田丰等人觉得公孙续实力太过强大,不宜主动出兵。
现在倒好,公孙续要主动出兵了,那就让他惨败而回。
不过让谁去镇守潼关?
袁绍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出合适的人选。
胡轸、段煨、徐荣、张济等西凉军的这几位将领,他都否决了,万一被公孙续劝降了怎么办?
吕布,那更不能相信了。
张合高览没有问题,但陈仓很重要,韩遂人称黄河九曲,首鼠两端之人,见利忘义之辈。
把陈仓给他,绝对不放心。
杨奉、郭太等人,他也无法放心。
黄巾的将领啊,如果公孙续许以厚利,岂不直接归降。
最后还是田丰给他举荐了两人,马腾和董承,由他们二人镇守潼关万无一失。
仔细一想,确实如此。
董承的女儿可是贵妃,就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,他也不可能归降。
马腾虽然不可信,但他绝不会将潼关拱手让于公孙续,长安与三辅可是西凉的屏障。
潼关的守将确定了,袁绍觉得他可以高枕无忧。
公孙续要攻打,就让他尽情的攻打吧。等到损兵折将之后,他再集结大军,杀出潼关,与公孙续决战。
只是这世子到底该立谁呢?
外事无忧了,可内事他突然又觉得头无比疼痛。
袁谭是嫡长子,也有他礼贤下士之风。可是三子袁尚实在是让他满意,再加上刘夫人不停的吹枕边风。
还是缓一段时间,等此战过后再议吧。
袁绍的三个儿子,都集中到长安之后,表现出了兄友弟恭的一面。
三人都经过了一次大败。
南阳太守,司隶校尉,冀州刺史,结果都把地盘儿丢了,谁也无法说谁。
而且经过这些大败之后,三人也成熟了很多,知道想要获得最终世子之位,那必须要让父亲袁绍满意,也要让袁绍麾下的那些重臣满意,这不是你想争就能争来的。
三人的手底下也收拢了一些人才。
袁谭最近志得意满,非常高兴。
他有袁熙、袁尚无法比的身份,那就是嫡长子。
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。
就在父亲进位秦王之后,他结识了一位青年才俊,绝对是当世大才。
那位大才也愿意为他出谋划策,成为他的幕僚。
袁谭府邸,书房之中。
“仲达,此次魏王公孙续三路出兵,结果会如何?”袁谭问他的新任幕僚司马懿。
“公子,打仗之事瞬息万变,尤其是这种势均力敌的大战。”司马懿笑了笑,“其实魏王公孙续应该有稳妥之策,守住九江、弘农,大军全力南下。只要击败了荆州刘表,数十万大军,便可由南郡沿长江顺流向东。再两面夹击,夺下江东。只是这样一来,这场大战可能持续的时间会很长。因为刘表毕竟带甲二十万,即使丢了南阳、襄阳,也有能力在南郡、江夏一带挡住魏军,并与之在长江上决战,只是到那时变数也会很多。”
“仲达说的对,看来魏王也并非是腹藏甲兵,不可战胜……”
“非也!”司马懿摇了摇头,“并不是魏王没有想到,而是他的实力太强大了,这才让三路并进,若胜便可一举一统天下。”
“魏王的野心也太大了……”
“魏王非常自信,陈宫、陈登、董昭、荀攸、郭嘉、戏忠、刘晔、鲁肃等人,皆当今智谋之士。徐晃、太史慈、田豫、于禁等皆为帅才,这也是魏王自信的原因。”司马懿稍稍停了停,“可他太小觑天下人才了,三路中任何一路兵马只要一败,魏王这一战便会非常被动。”
“仲达见解,果然精辟,以本公子观之,仲达之才,与魏王麾下郭嘉戏忠等人,当在伯仲之间!”袁谭充分发挥礼贤下士的优势,向司马懿拱了拱手,“我得仲达相助,乃大幸也。”
“只要公子听草民的,草民早晚助公子登上世子之位。”
“仲达之策,本公子必言听计从。”
“公子可向秦王请令,离开长安。”
“离开长安?”袁谭满脸诧异。
袁尚对世子之位虎视眈眈,这个时候他怎么可能离开长安了,他一度产生了司马懿是不是袁尚的说客?
不过这个念头很快打消了,因为司马懿自从来到长安之后,并没有去过袁尚的府邸。
“公子不会没有听过,申生在内而亡,重耳在外而安之事吧!”司马懿的语气依旧是那样平和。
“这……这倒是听过……”
“朝中重臣与在外诸侯相比,如何?”
“朝中重臣,在外诸侯,这……”片刻之后,袁谭再次向司马懿拱了拱手,这一次他是由衷的感激,“多谢仲达指点迷津,本公子明白了……”
司马懿一句话点醒了他,如今乱世,手里没有兵权,等于什么都没有。
因为其他权利都是虚的。
“仲达,不知本公子应前往何处?”
“右扶风太守年前病亡!”
“又扶风……”
“雍城曾做过秦都,兴龙之地也,槐里、?城如今看起来无关紧要,可将来必是要地,东西连接着长安和陈仓,向南可通过斜谷道直达汉中,此乃上天赐予公子崛起之地。公子在那里励精图治,广招人才,训练兵马,几年之后,三公子又岂能相比?若是再能够得到麴义将军的支持,有了骑兵,这长安若有变故,转瞬即至!”
“先生之言甚善,只是……只是父王是否会同意呢?”
“让秦王同意倒也不难,公子只需拜访一下郭图……”,司马懿又笑了笑,“此事本来就是为秦王分忧解难。”
“多谢先生指点。”
袁谭要离开长安,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力。
无论是袁尚、袁熙,还是秦王袁绍,都乐见其成。
因此半个月之后,长安朝廷便下了一道诏书,任命袁谭为右扶风太守,同时任命司马懿为太守府从事,即刻前去就任。喜欢三国之龙腾幽州,开局三千骑兵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