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生生世世小说网 > 烟云过眼 > 第131章 伪好物的真价值

    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 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一大早,拉开窗帘,叶嘉言呼吸了一口新鲜空气。

    日光正好,工作桌被照得暖烘烘的。

    叶嘉言手指轻敲键盘,编辑着即将发布于微博的书画专场的宣传文案,不时停下思索一番。

    完成后,她满意地点点头,随即摸出手机,找王灵均的微信。

    头像,是很抽象甚至费解的画。

    粉丝们,大概想不到,他们追捧的软萌清爽帅哥,头像会是这样的画风吧?

    在慈善晚宴那天,叶嘉言在用餐前就加了很多人的联系方式,收获不不可谓不大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下来,叶嘉言一直和王灵均保持者联系,还经常以“粉丝”自居,帮他打Call。

    她看好他,虽然并不很了解他为人,但对于这个娱乐市场,她懂。

    这么天然优秀的长相,亲和力还强,只要有人捧,不愁不红。

    何况,王灵均家庭条件好,还是个戏精——从他“追”冷清秋一事来看。

    果然,曾在慈善晚宴上露脸的新星王灵均,近日发布了一部量身定制的电影,还发行了单曲《青春的上游》,已经小火了一把。

    微信里,叶嘉言委婉地表达了请求:可不可以,借王灵均的发财手,帮她转发书画拍卖专场的宣传资料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手机震动,王灵均爽快答应,还附上一个调皮的表情符号。

    下一秒,他又发了条信息:小姐姐,我还是先看一下内容吧。

    不难想象,他应该是被经纪人“教训”了。

    叶嘉言便把第一份资料发过去。这是乔林写的,叶嘉言稍加润色。文末注上了乔林的名字。

    跟着,叶嘉言又跟王灵均说:要是不方便转发,您帮我点个赞也行。

    那一头,王灵均接到文档后,认真看起来。

    只见文章标题是《伪好物的真价值》。文曰:

    在收藏界里,人们往往闻假色变。但世易时移,昔年的“苏州片”等书画伪作,却在后世显现出真价值。

    2018年春秋之间,台北“故宫博物院”,推出了一期名为“伪好物——十六至十八世纪‘苏州片及其影响”的特展。在展览中,共有48件“苏州片”亮相。

    那么,“伪好物”的影响力,到底是怎样的呢?不妨先看两则故事。

    传说,明嘉靖年间,权宦严嵩父子对北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求知若渴。

    当他们得知,官员王?笫恰肚迕魃虾油肌返南秩尾丶遥?阆蚱渌髑蟆

    王?笫?治?选K?幌虢?陌??锕笆窒嗨停??植桓业米镅厢愿缸印S谑牵??颂嵝眩?肓艘幻?票氲幕???心≡臁

    其后,王?蟀选肚迕魃虾油肌返呢突??赘?厢愿缸樱?芩闾庸?唤佟

    起初,严嵩父子并不知此画为赝画,将之视为至宝。

    可惜,好景不长。不久,装裱匠汤臣,借此事向王?笏骰摺5??蟛辉省

    汤臣因此怀恨在心,遂向严嵩父子告发作伪一事。严嵩父子痛恨王?螅?罄囱盎?芟萃?螅???收丁

    在这个故事里,我们不难发现,为了应对严嵩父子的巧取豪夺,王?笳胰四≡臁肚迕魃虾油肌罚?党鲇谖弈巍6源瞬灰丝猎稹

    更值得注意的是,黄彪摹造的长卷,竟然能以假乱真,瞒过严嵩父子的眼,不也证明其画的画工,不在张择端之下?

    第二则故事,是说这些“伪好物”,通过种种渠道,成为清宫典藏的一件事。

    史书有载,康熙皇帝在六十岁生辰之时,曾收到大量臣子进献的名家书画,李思训、李昭道、赵伯驹等人的作品,赫然在列。

    这些作品中,充斥着大量伪作——尤其是“苏州片”,算不得真古董,但康、雍、乾三朝皇帝,却对之极为重视。

    比如,康熙命人对着《汉宫春晓图》的“苏州片”作品,进行仿制;

    雍正着人按“苏州片”的图式,又制了一件“清院本”的《清明上河图》。

    乾隆对“苏州片”中出现的母题、风格赞誉有加,下令宫廷画家进行临仿,从中觅寻“仿古”的灵感。

    可以说,“苏州片”成了清代“院体画”中的一个风格来源。

    那么,“苏州片”的图式、风格是怎样的呢?

    以“明四家”中的仇英为例。

    原来,明人项元汴,富于收藏,成为一时鉴藏名家。他曾提供书画,让职业画家仇英学习临摹。

    在这个过程中,仇英一边临摹古画,一边揣摩个人风格,创作出《汉宫春晓图》《长信宫词》等名作。

    由于“明四家”名头太响,引领风雅品位,他们的题材、画风,便成为职业画家的模仿对象。一部分文人画家,也极力效仿“明四家”,并冠以其名,出售自己的作品。

    昆山曾有一周姓富商,请仇英创作《上林图》献给母亲做寿,无形中开创了一个新的题材。

    后来,《上林图》被大量“复刻”,传播甚广。这从另一个侧面,说明新题材的接受度极为广泛。

    审视过往,“苏州片”因数量优势与强大的流通量(就连项元汴本人,也购藏了很多苏州片),承载了题材、画风的具象信息,并进入清廷皇帝的视野,对清宫“院体”风格的形成,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;

    揆诸当下,“苏州片”已被载入古代绘画史,其中不乏佳作名品。对于这部分“伪好物”,其所蕴含的历史人文、审美旨趣,不应被忽视。

    “时移世易,理自然也”,今我来思,伪好物,亦有真价值。喜欢烟云过眼请大家收藏: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