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住本站地址:【生生世世小说】
https://www.3344shu.com/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!
旬阳城内杨光烈一直忙到深夜,死伤上千,基本都是手下老兵,死尸要掩埋,伤兵要治疗,破损的城墙要修补,守城滚木擂石等需要收集,第一天就那么激烈,接下来几天肯定不会好过,不过新招募的旬阳百姓斗志高昂,并没有被数万流寇吓到,这让他多少心里有了些底,看着手中缴获的流寇劝降书信,又看看城内百姓同仇敌忾的决心,他认为再守个十天半个月应该不成问题,当然请求增援的公文已经发向四方,就是不知道其他官军能不能赶来救援,带来的几个将领商量来商量去,觉得不如给流寇来个夜袭,以攻代守,只要将流寇打击得士气低落,无心攻城,那么旬阳必然固若金汤,杨光烈觉得有理,不过今天大家太疲乏了,另外城外张献忠老贼必然有所防备,所以决定由自己挑选五百死士,尽数装备,做好准备,于明天后半夜出城偷袭,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。
第二天城外张献忠所部没有动静,这就证明昨天一战也让流寇伤筋动骨,很好,大家可以休整一天,城内在重新布置,城外也在调整部署,双方配合默契,都没有再骚扰,下午时分张献忠命令李定国率三千人马悄悄出营,奔袭数十里,赶往白河,任务只有一个,若白河戒备不严,则迅速拿下,省的在这里消耗过大,这是李定国和孙可望早上想出来的,大军云集旬阳,白河那边定然疏于防备,一支奇兵突降,或许能收到意外之喜,张献忠认为兵不厌诈,可以一试,于是让李定国率领三千骑兵突袭白河,能占则战,不能占则退,也可以让旬阳周围官军投鼠忌器,不敢来救援,事实上白河基本没啥防备,除开一千不到官军,就是一千多青壮在临时守卫,李定国让三千义军装扮成明军摸样,大张旗鼓绕道东面,高举大明日月旗,直奔白河东门,白河守军都是一帮地方老弱残兵,连新任知县都没到任,防范不严,好多人都做好了打算,一旦周边发现流寇,他们会毫不犹豫弃城逃跑,所以一看到数千明军到来,仿佛看到了救星,被李定国一阵吆喝,当即打开城门,李定国和几十个精锐一拥而入,迅速控制了城门,紧接着大队人马蜂拥而入,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白河,容易是容易,他们并不知道白河是孙传庭他们故意留下的一个缺口,以少数的牺牲来换取大局的稳定,驱赶张献忠进入陕西,可以说白河的失陷都在意料之中,对于整个战局来说反而有利于官军,当然张献忠李定国并不知情,能在转战中攻下一个县城,获得喘息的机会,比在野外朝不保夕好太多。
占领白河的李定国立马飞报张献忠,张献忠很是欣慰,旬阳城下血战的忧虑被冲淡,立即命令手下开始做好准备,明天一早移师白河,他不知道的是旬阳城内杨光烈已经做好晚上突袭的准备,五百名精锐整装待发,就等太阳落山。
此时义军内部都得到了李定国占领白河的消息,放松了警戒,不怪他们麻痹,主要是义军认为旬阳城官军人数不多,经过一天的苦战,自保都难,谁也没想到杨光烈能兵行险招,不顾自己力量单薄,竟然组织人马半夜偷袭,所以当半夜时分,无数火箭飞来时,所有人都还在睡梦中,毫无防备的前营义军被打了措手不及,几十个甘肃老兵迅速搬开了义军草草布置的拒马,杨光烈一马当先冲进了张献忠大营,五百甘肃边兵一路猛冲猛打,刚从农夫变成流寇的义军根本不是甘肃兵的对手,仅仅半个时辰,就把前营冲得七零八落,黑夜中冲杀声嚎哭声响彻一片,几乎就是一场营啸,要不是杨光烈所部人马太少,加上张献忠后营的老兵闻风而动,手忙脚乱组织防御反击,说不定这一仗就直接把整个义军冲垮了,借着前营被点燃的帐篷的光亮,张献忠敏锐的观察出官军人数不多,赶紧下令紧守住中军大营,任凭前营乱成一锅粥,有敢冲击中军的直接砍翻,不得不说张献忠久经沙场,经验老到,他一番布置,总算稳定了军心,也亏了老营人马都是老兵,不象新加入的农夫那么脆弱,此时是在半夜,只要不轻举妄动,不让患有夜盲症的义军盲目行动,稳定住,那么官军夜袭的损失就会降到最低,前营数千人马的损失,他张献忠还能承受,在他眼里所有兄弟不过是四脚羊,只要有钱有粮,随时都可以招募更多的炮灰,损失再大都没关系,所以夜风中前营鬼哭狼嚎,没让他有丝毫的怜悯,唯一让他没想到的是旬阳城内的守军不是一般的顽强,这些衣衫褴褛的甘肃兵竟然如此难对付,看起来自己让李定国去白河碰运气是绝对正确的,不然在这里和这些不要命的甘肃兵硬拼,必然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。
一个多时辰,流寇前营被搅了个稀烂,杨光烈所部五百精锐人人带伤,浑身血迹斑斑,望着离着两百步外张献忠中军大营无数火把明灭,戒备森严,再回头看看自己所带来的精锐精疲力尽的摸样,杨光烈长叹一声,装备太差,人数太少,不可能一鼓作气再接再励了,该回去了,希望这一仗多少能让流寇知道,旬阳城不是他们想要攻下就能攻下的,带着剩下的四百多百战老兵,杨光烈开始有序撤退,留下死伤遍地一片狼藉。
天一亮,张献忠在老营人马的簇拥下进入前营,入目尽是残肢断臂,武器装备丢满一地,帐篷倒塌,没死的伤兵哀嚎不断,初略估算,官军此次夜袭让他损失了近三千人马,张献忠阴沉的脸上透露出的愤怒,十几个前营首领和几百逃兵被绑赴在地,他连看都没看一眼,手一挥,几百个行刑刽子手,手起刀落,人头滚落,没人敢为他们求情,张献忠杀人从来不讲理由,没有牵连到自己就算是大幸了,要不是李定国赚取了白河,今天死的绝对不止几百,很可能要死上千人,谁让自己摊上张献忠这样的大魔头呢,跟随而来的众多将领,人人不寒而栗,心里都在催促,赶紧去白河吧,要是再来个几次攻伐,很可能下一个被砍头的就是自己。
张献忠做完这一切一把火烧了剩余下的破损营帐,带领人马开始撤向白河,旬阳城不是攻不下,而是需要消耗太多,他消耗不起,得赶紧找个地方休整一下,以前自己死个几万几千的毫不在乎,在他眼里这些农夫都是垫背的,全死光了他都有办法重新收罗,现在感觉不同了,走到哪,哪的百姓都躲着他们,招兵买马这样最容易的事,变得困难起来,所以得节省一下这些消耗品,尤其是手下几千老兵,十几年南征北战,若是这些老营人马被消耗了,那他真的万劫不复了,官军一年多来的变化很快,武器装备更新不说,光那些士兵的勇气就让人刮目相看,从各方面得来的消息显示,自从大明来了什么神兵卫之后,各地官军都得到了充实,以前的欠饷足额发放,粮食转运象不要钱一样,要命的是,各路官军一下子变得猥琐不前,既不浑水摸鱼,也不贪功冒进,就老老实实呆在城里,等着义军往上撞,义军几次埋伏,除了消灭一些小股走散官军外,就没有什么大的收获,张献忠估计李自成那边也一样,不然不会放弃荆门这样的大城市,转头回老家保存实力,短短一年时间,气势如虹的义军,竟然进入了战略撤退,看不懂啊,看不懂,朝廷哪来的那么多粮食?哪来那么多精钢装备?哪来那么多火药?就这样一个小县城几千衣衫褴褛的穷兵也敢硬抗自己,张献忠感觉亏了没有往南,要是再往南进入官军重兵把守地带,说不定此刻他已成了刀下之鬼。
白河面积不大,比旬阳城还小些,一顿搜刮,缴获虽然不多,但支撑两三万人十天半个月的足够,李定国孙可望他们还是认为该出其不意掉头杀个回马枪,被已经备受煎熬的张献忠否决了,旬阳城一战更坚定了他回家的决心,自从造反以来十数年,他第一次感到前途渺茫,以前也有过山穷水尽的时候,可每次都感到有希望东山再起,事实也的确如此,可现在一年多来,不光是被秦良玉狠狠修理一顿,更重要的就是各地的氛围和以前大不相同,又莫名其妙的无力感,鼎盛时候旬阳白河这样的小县城,他连正眼都不会瞧一眼,现在坐在白河破损的县衙里,他感觉如常年乞讨的乞丐终于找到一座破庙安身一样,说不出的安稳,难得可以睡个安稳觉了。
白河的失守早在周至众多官员的意料之中,张献忠没有继续南下就是大幸,南面的口子基本已经堵上,东西两面都是官军劲旅,流寇现在只剩下北面一条路,估计再有个几个月,两路最大的流寇就都被围在陕西南面狭小地带,即使不全力围剿,也已经翻不起多大的风浪,这都是近两年来神兵卫釜底抽薪般的战略所致,谁心里都明白,巨量的粮食投放,才是真正的原因,没有神兵卫的大手笔,别说西北数百万受灾百姓过不下去,就是好多地方官员都要被逼造反,现在再回过头来看看当年杨嗣昌的四正六隅策略,就是一张破网,既兜不住也拦不住,没粮没钱,到处都是漏洞,有钱有粮,官军根本一动不动都能够把这几路流寇死死困住,完全就是天上地下的对比,就连那些对朝廷阳奉阴违的各地军阀,现在都开始不停上表请战,和以前几次三番调不动判若两人。
孙传庭看着手中一摞要求剿灭流寇的各地请战书,随手就撂在案头上,这样的公文不看也罢,都是想乘势捞军功的,他现在大部分的心思不在流寇身上,他在思考更大的战略,新军马上就要成军,手中突然多了一支天下无敌的火器部队,第一要对付的就是建奴,然后就是要向北向西开疆拓土,建立太祖成祖都没能建立的巨大功勋,至于流寇,有秦良玉尤世威虎大威这些老将足够了,在神兵卫地球仪和各种世界地图面前,西北这点地盘实在太小了,按照神兵卫几位首领的提示,他已经向天子发出了十几份奏折,充分分析了西北局势,顺带说到了极北之地极西之地,从天子的反应和内阁商议来看,皇帝基本是支持的,当然里面肯定神兵起了大作用,现在对他来说,流寇不是重点,重点是新军八九成能掌握在自己手里,封侯拜将青史留名绝对少不了,所以这两年他在暗里一直在仿照神兵卫挑选士兵的方法,招收了数万新秦军,从洪承畴那骗来一百多万两银子,用学来的神兵训练方法依葫芦画瓢,默默做好了一鸣惊人的准备,这事神兵卫首领基本都知道,也很支持,因为据他们说,整个北方和西面需要大量的官军进驻,几万人根本不够看的,用神兵的话来说,今后就是能打多远就多远,能让大明版图扩大多少就是多少,反正一句话,凡是太阳能照到的地方,都该是我们的目标。
神兵卫又给秦良玉送去了三十万两银子几十万石粮草,外加数千精钢装备,使得老将军感动万分,从石柱又招募了大量士兵充实白杆军,这一切崇祯皇帝都默认了,还破天荒下了一道惊动天下圣旨,册封秦良玉为忠贞侯,一名土司妇女被册封为侯爵,大明自开国以来就没有过,一下子引起了文武百官震动,皇帝所以下决心册封一个土司将军,绝非心血来潮,而是孙传庭的奏折推荐,加上皇庄几个股肱举荐,神兵卫的赞扬,说西北之事,靠那些阳奉阴违的总兵始终有隐忧,只有这个赤胆忠心的女丈夫才是定海神针,今后围剿流寇事宜应该交由她和白杆军来完成,而地方总兵只要守住自己防区就可以了,新军前期主要收复辽东,次要稳定江南,再然后就是功昭千古的开疆拓土,因此怎么封赏秦良玉都不为过,亦可让离心离德的边陲少民归心,减少朝廷后顾之忧,尤其是西南西北,这也是大家长时间受神兵耳濡目染的结果,上到天子,下到百官,眼界开阔了许多倍,不再拘泥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当然这一切都是神兵卫强大的后盾所带来的雄心壮志,摆在以前,完全是不敢想象的,所以天子大方了一回,开了女性实打实封爵的先例,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西北这一块苟延残喘的流寇,就都交给你们白杆军了,朕得看着东北这一块如何收复呢。
秦良玉接到圣旨,眼泪刷刷就流下了,多年被大明正统排挤,如今一朝翻身,还力压群雄,朝北方圣天子方向行了三跪九叩大礼,当下命令白杆军进驻竹溪竹山等地,彻底封住流寇南面通道,随时等候朝廷命令,准备一举剿灭十几年的大明匪患,以报圣天子知遇之恩。
/22/22429/12098057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(免注册),
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